環島之旅(22)南方澳與賦歸

4月23日 遊過梅花湖遂前往南方澳, 方才風和日麗的,忽地就疾風大雨了, 真幸運啊! 是日午餐自理,與瑞鳳風雨中覓食, 在7-11以御飯糰和優酪乳解決了午餐, 小7真的是旅人的好朋友。 這場雨來得急卻也倏忽而止, 幾分鐘後太陽又朗照大地。 雨霽天晴,涼風颯爽, 老天表演了場變臉秀,精彩。 沿著港邊踅逛一圈, 很喜歡漁…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22)南方澳與賦歸

三級警戒的最後一週

疫情警戒降級的前一週, 依然宅家過著微隱居的生活, 除了至親家人幾乎未與他人往來互動, <大山背走趣> 大弟邀約陪媽媽到大山背走走。 車停於「大山背客家人文館」, 步行至「上山喝咖啡」, 這一路上坡,大弟推著媽媽當成練身體。 許是出遊賞景媽媽精神不錯, 非僅忘了頭疼腳痛, 還推著小黃走了一大段路。 她指著前方…

閱讀全文三級警戒的最後一週

三級警戒的第二個30天(二)

<MIT台灣誌> 週日午后收看中視的「MIT台灣誌」, 是十幾年來的習慣,雖然曾中斷兩年。 感謝麥導團隊跋山涉水,負重登高, 記錄下寶島山林之美, 讓心嚮往之卻無法抵臨的我輩肉腳, 也有機會一睹壯麗大器的崇山峻嶺。 加里山上眺看聖稜線, 夕霞籠罩、鎏金熠耀, 這美,令人目眩神移。 <爆汗運動趣> 既然無法再做動功再…

閱讀全文三級警戒的第二個30天(二)

三級警戒的第二個30天(一)

即便啥事沒做,乖乖宅家防疫, 時間依舊匆匆指間流逝, 寫「滿月」彷彿才三五天前的事, 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一個月。 能說得這麼雲淡風輕是幸福的, 是很多人堅守岡位捍衛前線換來的, 由衷感激。 在這段日子裡, 除了與弟弟們輪流照顧媽媽, 還能做的大概就是安頓身心, 做些事排遣突然多出來的時間, 耐心靜候疫苗施打,疫…

閱讀全文三級警戒的第二個30天(一)

環島之旅(21)梅花湖

4月23日 早餐時下了場小雨, 出發前雨霽天晴,感謝天主。 望著窗外的綠野平疇,但覺歡喜。 十點抵達目的地, 梅花湖舊稱大埤、鏡湖, 由於湖泊形似五瓣梅花, 民國53年更名為梅花湖。 偌大停車場就我們一部車, 商店街上也不見其他旅人, 四月下旬分明是國旅發燒之際, 這裡卻出乎意料地寂靜冷清。 梅花湖景區入口, 設置…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21)梅花湖

環島之旅(20)湯圍溝泡腳趣

4月22日 吃過晚餐,散步在溫泉鄉, 到「奕順軒」添購些等路, 再踅逛到湯圍溝溫泉公園。 湯圍溫泉溝又名「燒水溝」, 是礁溪溫泉分部的中心, 由自然湧泉匯聚成流。 為了創造湯圍溝歷史空間新風貌, 讓在地民眾重溫舊有的泡湯記憶, 宜蘭縣政府在此規劃了溫泉公園, 除了免費泡腳池亦設置日式湯屋。 這裡還有好多店家打著…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20)湯圍溝泡腳趣

環島之旅(19)蘇花路上

4月22日 花蓮,以雨相迎再以雨相送。 午後三點多上蘇花公路, 愈往北行,雨下愈大, 匆匆行過了崇德隧道、清水斷崖, 印象中的碧海藍天完全褪去顏色。 幾年前行旅到此, 曾在崇德隧道口循石階步道下行, 十分鐘即抵達斷崖底下、太平洋濱的礫石海灘。 當時寫道: 靜坐在步道終點的涼亭內, 看著海浪拍岸,聽著潮水洗石, 完…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19)蘇花路上

環島之旅(18)永遠的七星潭

4月22日 終於來到了七星潭, 親口替棠傳遞了訊息, 問候這片美麗的月牙灣。 七星潭是棠最愛的所在,這裡── 水色湛藍深邃,浪花雪白瑩潔, 海灣宛如新月,礫灘遼闊寬敞。 年輕時他流連此地踏浪撿石, 退休後他揹起相機記錄風景。 無分冬夏,不論晨昏, 也許碧空如洗又或者風雨淒迷, 七星潭總是慷慨地以萬種風情回應棠的滿…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18)永遠的七星潭

環島之旅(17)南濱公園&花蓮文創園區

4月22日 午餐前還有些時間,到南濱公園放空去。 青青草地、礫石淺灘、灰藍大海, 以及那道熟悉的心繫的美麗弧線── 我們鍾愛的月牙灣。 這天風強浪疾,海天一色, 大浪拍岸,轟然澎湃,水霧瀰天。 許是這樣的天寬地闊讓人暫時忘卻煩憂, 且讓我,一躍而起吧! 大夥兒也玩開了,每個人都很歡喜。 午餐後走回停車場,順遊花蓮…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17)南濱公園&花蓮文創園區

環島之旅(16)知卡宣森林公園

4月22日 前一天因為天氣不好時間太晚, 取消了「金崙森林博物館」的行程, 翌日安排替代方案──知卡宣森林公園。 知卡宣,吉安舊名, 阿美族語,意思是「柴薪很多的地方」。 知卡宣森林公園成立於2005年, 原址在日據時期曾經是日本空軍基地, 荒廢許久之後經過政府重新整修規劃, 成為兼具休閒與生態教育的休憩公園。 上午…

閱讀全文環島之旅(16)知卡宣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