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瀑布(二)水圳步道

青山瀑布步道究竟有多長, 其實沒什麼概念, 聽說全程將近1.4公里, 一個鐘頭就可以抵達。 然而我倆隨走隨停、隨玩隨拍, 來回一趟竟然花了四個鐘頭。 步道起始是百來級的石階, 讓初來乍到的我倆有些心驚, 站在底下根本望不見盡頭啊! 幸好,只是個下馬威, 好漢坡之後就是輕鬆易行的水圳路。 階梯左側窄隘的圳溝裡, 湍…

閱讀全文青山瀑布(二)水圳步道

青山瀑布(一)期待相遇

拜女兒住淡水所賜, 台二線這條海岸公路, 不曉得已經往來幾回。  通常,熹微晨光中淡水出發, 以車行替代筆繪, 逐個景點連綴起北海岸這道優雅圓弧。 直到夕陽緩緩墜跌海面, 才從基金交流道上高速公路, 返家去也。 沿途不乏美麗殷勤呼喚── 三芝的櫻花與梯田、麟山鼻步道、富貴角燈塔、 老梅海岸、石門洞、風車公園、朱…

閱讀全文青山瀑布(一)期待相遇

重見‧觀音山(四)緣起與期盼

對於是次活動緣起以及未來淡水期盼, <導覽手冊>載有充滿文史關懷的介紹, 整理摘錄於後,分享與你。 淡水是一座面對淡水河, 層層向上疉落的歷史城鎮, 街市的發展與地形環環相扣, 孕育了「水岸山城」獨有的文化地景。 [上圖拍攝自淡水重建街香草街屋] 現今的淡水老街正面臨商業開發與觀光衝擊, 導致歷史街區與河岸空…

閱讀全文重見‧觀音山(四)緣起與期盼

重見‧觀音山(三)街市廟宇/拾棲演劇

結束「馬偕入淡水」這條路線, 接著就是黃瑞茂老師的「漢人市街采風」。 黃老師首先配合地圖, 講解淡水的地形、地勢, 說到五虎崗,論及古蹟群。 不說也許你不知道, 幅員有限的淡水竟有將近三十個古蹟, 數量之多,名列全台第五。 隨後來到「屎礐渡頭」, 聽老師話說從前, 原來,這座公廁所在, 乃昔日運送水肥的主要碼…

閱讀全文重見‧觀音山(三)街市廟宇/拾棲演劇

重見‧觀音山(二)馬偕足履

午后兩點, 在女兒簡報過當天的編組與流程之後, 活動隨即展開。 導覽活動分為兩個主題、兩條路線, 黃瑞茂老師以「漢人宗廟構成市街」為題, 介紹淡水的古蹟分布與重要寺廟。 徐昌志老師則以「馬偕入淡水」為主軸, 帶領學員實地走訪幾個建築, 回顧馬偕牧師在淡水宣教與行醫的足跡。 我們這組先跟隨徐昌志老師, 依序走…

閱讀全文重見‧觀音山(二)馬偕足履

重見‧觀音山(一)媽祖見觀音

十一月十二日這天, 是「重見‧觀音山」的主題活動日, 我倆與小弟一家北上淡水, 參加水岸山城的古蹟導覽。 「重見‧觀音山」的系列活動, 由「手牽手設計工作室」負責企劃執行。 打從九月一頭栽進這個活動, 女兒她們便日以繼夜地忙了兩個月。 只曉得活動主題為「重見‧觀音山」, 卻始終沒弄明白箇中真義。 直到當天踅逛在…

閱讀全文重見‧觀音山(一)媽祖見觀音

種花養蟲

<之一> 小小的院子種了二、三十盆花草, 只要澆水施肥,整理照顧, 也就依循時令,按照四季, 回饋以滿園的緋紅、艷紫和雪白。 除了我,從來沒人知道, 這片花圃不只賞心悅目, 還是許多昆蟲安身立命的家園。 前些日子, 三隻毛毛蟲吃光了一槽的非洲鳳仙, 養得有我中指那般肥大。 斑斕的身軀爬在光禿禿的枝莖上有些駭人…

閱讀全文種花養蟲

東勢小吃--崎頭肉丸

崎頭肉丸位於往東勢林場的必經路上, 每次從林場出來都會到這裡吃頓午晚餐。 店家毫不起眼, 甚至有些老舊雜亂。 今次來到,牆上多了幅書法, 原來是高齡九十幾歲的叔公所題贈。 除了招牌米糕、肉丸還有黑輪湯、 排骨湯類和四神湯類等三種湯品。 我們點了米糕、肉丸、小腸四神湯與黑輪湯。 米糕 30元 蒸熟離鍋,熱騰騰的,…

閱讀全文東勢小吃--崎頭肉丸

東勢林場(五)與樹相遇

說起植物或者動物, 我倆絕對是門外漢。 雖然閱讀過各種圖鑑, 卻始終未在腦袋裡留下參照標準。 走在山林郊野, 有幸與之相遇卻連名字也無法叫喚, 總是個遺憾。 還好可以事後彌補, 底下的內容就是谷歌來的, 你就姑且看看,當作長知識吧! 希望日後與它們相遇時, 你可以開心招呼: 哇!好奇特的雀榕。 這棵白桕,好美啊…

閱讀全文東勢林場(五)與樹相遇

東勢林場(四)隨看隨拍

離開楓香林欲往楓香亭前去,未料,步道目前封閉,遂原路折返至岔路再左轉,途經神木、觀音洞、侏儸紀公園,繞回森林浴場步道的入口。 眼尖的棠歡喜邂逅這兩隻金龜子,沿途,他都睜大雙眼四下搜尋,能夠遇見肯定是因為處處留心,絕非偶然。 這兩隻小蟲子,一隻翡翠綠,一隻古銅金,陽光下熠耀生輝好不美麗。 瞧牠們動也不動…

閱讀全文東勢林場(四)隨看隨拍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