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27)開封有個包青天

3月3日  開封  陰天  3℃ 焦作到開封,車程將近兩個小時, 最後一段路行車於「鄭開大道」。 歷史上開封曾經數次水淹於黃河氾濫, 古都王朝盡皆湮沒沉入地底。 為了避免破壞王朝遺址,城內禁止興建高樓大廈, 河南省會因此遷往鄭州。 開封於是保留下難得的古樸氣息, 悠悠釋放懷舊韻味。 對比於此, 開封市郊幅員遼闊,馬路…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7)開封有個包青天

河南之旅(26)茱萸峰之二

3月3日  焦作  雨夾雪  0℃-3℃ 來到茱萸峰下, 停車場已然厚厚一層積雪。 工作人員忙將白雪攏成一堆堆, 以整理出臨時步徑。 後來發現, 溼漉漉的石板其實更滑腳, 未若踩在鬆軟雪地上安全。 一如紅石峽與潭瀑峽, 景區裡隨處可見工作人員。 且在此回顧他們的身影: 佇候於紅石峽石橋邊, 遊人散離後立時清理環境。 潭瀑峽…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6)茱萸峰之二

河南之旅(25)茱萸峰之一

3月3日  焦作  雨夾雪  0℃-3℃ 一早醒來推窗望外, 但見靉靆天穹下細雪紛揚, 六角結晶輕輕落上衣袖。 漫天飛舞的雪花, 讓我想起《世說新語》的這則故事。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一句…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5)茱萸峰之一

高旗崠步道,桐花似雪

滂沱大雨連夜未歇, 天明之後依然潑辣。 昨日(4/25)遇見的似雪桐花, 是否不堪風摧雨殘,憔悴零落? 每到初夏竹東附近的郊野便覆上皚皚白雪, 芎林、內灣、北埔、峨眉, 就連我家後山也有桐花蹤影。   夾在幾波鋒面之間難得的天青日朗, 決定到賞桐祕境──高旗崠步道看花去。 從台3線往峨嵋方向轉竹37線, 約莫2、3公里…

閱讀全文高旗崠步道,桐花似雪

河南之旅(24)潭瀑峽之三

3月2日  焦作  雨夾雪  0℃-3℃ 續往上行,依稀聽聞人語, 原來是媯姐伉儷在前方不遠處。 點將台 蕭老師「點將台」上揮手招呼, 瞧他的架勢, 頗有君臨天下,萬夫莫敵的氣概。 他們夫妻倆總在關鍵所在, 等候因為拍照而遲緩了腳步的我們, 在確保跟上進度後才又繼續前進。 龍鳳峽 來到峽谷的盡頭翹首仰望, 巍然高聳的巉巖…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4)潭瀑峽之三

河南之旅(23)潭瀑峽之二

3月2日  焦作  雨夾雪  0℃-3℃ 潭瀑峽步道沿著小龍溪闢建, 全長約2000公尺。 沿途有龍蛇潭、壽桃石、情人瀑、 金龍臥波、ㄚ字瀑、清漪池、水帘瀑、 洗硯池、點將台、蝴蝶石、龍鳳壁等景點。 平心而論,這些景點的名字頗為傳神, 無意考驗甚至為難旅人的想像力。 循著棧道一路向前, 無論轉彎、上行或者下切, 都有不同的…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3)潭瀑峽之二

河南之旅(22)潭瀑峽之一

3月2日  焦作  雨夾雪  0℃-3℃ 遊罷紅石峽, 在「雲台渡假村」吃過農家菜, 隨即前往潭瀑峽,繼續遊賞雲台山。 潭瀑峽被譽為「華夏第一秀水」, 有北方小九寨之稱,所以又名「小寨溝」, 是雲台山風景畫廊裏數一數二的景點。 潭瀑峽地處雲台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湖的其中一個源頭, 溝長1270公尺,南北走向。 近山處奇峰林…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2)潭瀑峽之一

河南之旅(21)紅石峽之二

3月2日  焦作  雨夾雪  0℃-3℃ 隨著深入峽谷,兩岸山崖漸次開展, 走到這處紅石拱橋、青潭流瀑, 眼前一片寬闊, 就連天光也瞬間亮了起來。 橫跨水潭的石橋雖然人為加工, 難得的是痕跡不露地融入周圍環境。 銀瀑傾瀉,水花激濺, 後面的綠潭則氣定神閑,波平如鏡。 這裡是景區重點,雲台山地標, 票卡與導覽手冊的圖片都…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1)紅石峽之二

河南之旅(20)紅石峽之一

3月2日  焦作  雨夾雪  0℃-3℃        禦寒衣物穿戴齊整,雨具備妥, 這就出發前往「雲台山」去了。 一路上望著慘澹灰白的天空發愁, 大夥七嘴八舌各自研判: 這一整天,究竟下不下雨。 抵達景區時終於決定, 大傘留下,只帶兩件輕便雨衣上路。 雲台山的門票以指紋核對身分, 除了出示票卡還得按指紋確認。 至今未解基於什…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20)紅石峽之一

河南之旅(19)雲台山

3月2日  焦作  雨夾雪  0℃-3℃ 對於雲台山的印象,簡單地說: 在這之前未曾聽聞,從今爾後永誌難忘。 初看行程,見到「雲台山」, 完全不曉得它的來歷與名堂, 心想:什麼名山值得排上一天半的時間,兩度進入景區。 遊罷歸來方才知道, 井底之蛙,孤陋寡聞,莫此為甚。 原來雲台山赫赫有名, 是河南省唯一集全國首批世界地…

閱讀全文河南之旅(19)雲台山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