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48)午餐/歸途
6月18日 呼和浩特市→台灣桃園 此行在內蒙古的最後一頓飯,安排了「維力斯酒店」的燒麥風味餐。 燒麥又稱燒美,是呼和浩特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美食。 此間的燒麥皮薄餡嫩、味香形美,個頭比起港式點心燒賣大上許多,就是油潤了些,適合淺嚐。 除此,還有滿滿一桌的豐美佳餚:炸茄子、核桃炒絲瓜、土豆絲炒蛋夾餅、…
順意隨緣 自在歡喜

6月18日 呼和浩特市→台灣桃園 此行在內蒙古的最後一頓飯,安排了「維力斯酒店」的燒麥風味餐。 燒麥又稱燒美,是呼和浩特流傳很久至今不衰的傳統美食。 此間的燒麥皮薄餡嫩、味香形美,個頭比起港式點心燒賣大上許多,就是油潤了些,適合淺嚐。 除此,還有滿滿一桌的豐美佳餚:炸茄子、核桃炒絲瓜、土豆絲炒蛋夾餅、…

6月18日 呼和浩特市 <高原壯闊> 內蒙古自然現生生物陳列── 多采多姿的內蒙古當代生態環境畫卷。 展出現今生存於此地的動、植物標本, 打破常人對內蒙古只是草原的刻板印象。 表現內蒙地區以東部森林、中部草原、 西部戈壁沙漠所組成的多元環境, 以及適應不同環境條件的多樣生物。 <地下寶藏> 內蒙古地質礦產…

6月18日 呼和浩特市 旅遊中國,絕對少不了參觀博物館, 一來,華夏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二則,無論規模大小一率免費參觀。 如斯完美的的行程那有錯失之理? 此行即以內蒙古博物院寫下句點。 不過,在這之前先殺到「蒙亮」血拼, 明明講好就只給一個小時的, 可這是費了些勁才爭取到的, 豈容等閒走過、看過而錯過…

6月17日 呼和浩特市 旅途中過生日,分外難忘, 內蒙之旅再添個美麗回憶。 女兒拔得頭籌,前晚就以簡訊祝福, 老爺第二,搶在破曉時道生日快樂, 而後是老媽的電話祝福, 接著姐妹們陸續發來簡訊, 瓊元還透過阿媯的line即時祝賀。 很開心,很幸福, 感謝天主賜我親愛的家人與好友! 當天晚上在雙導遊與雙領隊的費心張羅下…

6月17日 呼和浩特市 和碩恪靖公主府位於呼和浩特新城區, 為中國目前保存最好的清代公主府, 也是塞外地區最完整的清代四合院建築群。 和碩恪靖公主府又稱固倫恪靖公主府, 是康熙皇帝第六個女兒, 人稱「四公主」的恪靖公主的府邸。 公主府興建於清康熙年間, 距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 現在闢為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清…

6月17日 呼和浩特市 慈燈寺為藏傳佛教寺院, 始建於1727年, 1732年清廷賜名「慈燈寺」。 金剛座舍利寶塔是原慈燈寺內建築, 建於清代乾隆年間, 蒙語稱「塔本.索布日嘎」,俗稱五塔, 因此,慈燈寺又名五塔寺。 兩百多年過去寺內其他建物都已塌毀, 只剩下金剛座舍利寶塔巍然聳立。 目前寺內三進院落的大小佛殿── 三世…

6月17日 呼和浩特市 跟著小劉在大召寺裡逐個佛殿參觀, 當時聽的多記的少, 三個多月過去後就更加印象模糊。 再加上殿內禁止攝影, 現在回頭來寫大召寺, 就只剩下浮光掠影。 原諒我從《百度》摘錄資料, 向你簡介這座藏傳佛教寺廟。 大召寺的蒙古語為「伊克召」, 意思就是「大廟」, 因為寺內供奉一尊釋迦牟尼像, 所…

6月17日 呼和浩特市 參觀過昭君墓, 便前往呼和浩特市中心, 午餐於塞上老街旁的「女神大酒店」。 古色古香的建築完全呼應舊城氛圍, 我們在此品嚐了在地名食──莜麵。 <莜麵> 莜麵,莜麥(燕麥)磨粉製成的麵食, 形狀各異,烹煮有別, 隨著料理方式不同口感味道亦各有特色, 入湯、涼拌、熱炒、燴煮都很適合。 莜麥是…

6月17日 呼和浩特市 昭君墓位於呼和浩特市南郊的大黑河畔, 蒙古語稱其為特木爾烏爾虎,意思是「鐵壘」, 始建於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 原來,這裡已經被增建擴大為「昭君博物院」, 昭君墓不再是孤零零於塞北大漠的一座墳塚了。 <漢代闕門> 莊嚴的仿漢闕門。 <嬙雲浮雕> 嬙雲浮雕表現── 昭君、單于與匈…

6月17日 托克托縣→呼和浩特市 從托克托縣一路北上, 耳聽小梅聊說中國四大美女: 沉魚西施、落雁王昭君、 閉月貂蟬、羞花楊玉環。 眼睛則望向窗外: 林樹田畝綠意青蔥, 磚砌土夯民宅錯落, 日用食品沿街販售, 還有那當街修理自行車。 和林純羊肉、水煮羊農家菜…… 看來,這些羊兒前景堪憂! 經過了幾個偏鄉遠鎮, 兩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