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旅(1)感恩

方才結束一趟美好旅行, 遊罷歸來,滿心感謝。 原先計劃要去印尼的, 因為組團不成無法成行, 這才移轉目標前往江西。 雖說熟讀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也知曉鄱陽湖乃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現下已超越洞庭湖名列中國第一), 至於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的婺源, 近年來也聽得許多, 卻未曾想過這些地方…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1)感恩

春在人間

            在文化局圖書館借過書後, 正想著到哪裡走走好呢, 就讓蒲公英給攫住了目光, 一小片草地消磨了個把鐘頭。 其實也就是些常見的野花, 無啥稀奇也不新鮮, 只覺春光美好花開妍麗, 應該記錄下什麼才是。 <蒲公英>       金燦燦的花朵, 雪蓬蓬的球果, 這種充滿童趣的植物總是帶給我歡喜。 風吹起航, 帶著小…

閱讀全文春在人間

曬鹹菜

克勤克儉的客家人充分利用芥菜, 新鮮的用來清炒、燉煮、熬湯, 多餘的則以粗鹽醃製鹹菜, 再透過陽光變身為福菜、梅乾菜。 酸菜鴨湯、福菜肚片湯與梅乾菜扣肉, 都是傳統的客家料理。 在巨埔農場非僅見著了黃花風鈴木, 還與曬鹹菜的風景不期而遇, 先前提到劉先生被什麼絆住了腳步, 謎底揭曉, 就是這些饒富滋味的另種…

閱讀全文曬鹹菜

竹北遇見黃金麥田

小麥屬於溫帶植物, 在副熱帶地區的台灣, 算是稀奇少見的。       之前聽說大雅是全台最大小麥產地, 後來知曉平鎮亦種植小麥, 近日獲悉竹北也有小麥田。 小麥自播種到收成需時約四個月, 台灣種植的冬小麥(又稱秋播小麥), 於十月中下旬播種,翌年三月下旬收成。 因此,暮春三月的黃金麥田, 可說是季節限定美景。 三…

閱讀全文竹北遇見黃金麥田

黃花風鈴木──巨埔農場

初次造訪陌生之域, 通常不是驚喜便是失落, 若事關花訊則風險更大, 無論早到晚至都是遺憾。 避免忐忑不安擾亂心緒, 總以隨緣隨喜自惕, 再偷偷地祈求天主。 日前臨時起意新埔花瘋去, 還來不及禱告就出發, 感謝天主賞賜風和日麗, 第一回與黃花風鈴木照面, 就留下深刻且美好的印象。 離開上樟樹林古道, 續往格友分享…

閱讀全文黃花風鈴木──巨埔農場

黃花風鈴木──上樟樹林古道

說到近期最夯最美花事, 黃花風鈴木肯定不遑多讓。 雲嘉地區的大爆發, 滿眼燦爛的金黃花, 的確教人心馳神往, 可就是遠了些。 前兩天得知新埔也有黃花風鈴木, 雖然規模不及中南部, 卻能夠輕易造訪, 於我而言,已是奢侈的美麗。 上樟路一段451巷──上樟樹林古道入口, 有戶詹姓人家, 就是這些黃花風鈴木的培育栽種者。…

閱讀全文黃花風鈴木──上樟樹林古道

黃花風鈴木&小麥田

三月十八日晚從北視地方新聞獲悉, 新埔鎮上樟樹林古道種有三十幾棵 樹齡二十餘年的黃花風鈴木。 時值花季, 繁花怒放耀眼奪目, 只是透過電視欣賞便讓人怦然心動, 當下就想:這麼近,去看看吧! 翌日一早上網搜尋相關資訊, 原來,除了上樟路巷內古道, 巨埔農場也有許多黃花風鈴木。 這位格友還加碼相贈個訊息: 竹北東…

閱讀全文黃花風鈴木&小麥田

「花見春之祭」在十八尖山

連番冷雨春寒料峭, 終於放晴回暖, 受困屋內的人們樂得走向戶外。 上個星期五下午有事到新竹, 想說此刻正是十八尖山花季, 就順便過去瞧瞧吧! 今年的花季活動取名「花見春之祭」, 以日本民間習俗「花見(賞花)」為主軸, 入口處的佈置的確有那麼些日式風情。 將祝禱寫上祈願卡, 集結眾人念力也許更快上達天聽。 這些年…

閱讀全文「花見春之祭」在十八尖山

104年「天穿日」臺灣客家山歌比賽(三)

農曆正月二十為「天穿日」, 相傳是為了紀念「女媧」煉石補天的典故而流傳下來的日子, 是客家人特有的節日。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民國100年宣布, 將「天穿日」訂為中華民國「全國客家日」。 客家話有句關於天穿日的俗諺: 「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 意思就是天穿日這天, 男不耕田,唯恐鋤地使大地漏水; 女不織衣,擔…

閱讀全文104年「天穿日」臺灣客家山歌比賽(三)

104年「天穿日」臺灣客家山歌比賽(二)

每次出遊回來宇珍都會先將行程整理分段, 我按著次序選好照片交給她, 然後,一篇篇文稿就出爐了。 接下來的工作是在Xuite按文貼圖, 完成後按個「確定發表」, 我倆的生活點滴又多一份存在「尚山木風」裡。 記憶力衰退好像跟年紀漸長成正比, 昨天經歷的事今天就忘記; 剛想到的話若被打斷也就記不起來了, 腦袋瓜愈來愈…

閱讀全文104年「天穿日」臺灣客家山歌比賽(二)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