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飛鳳山

聽說下樓梯有損膝蓋關節, 所以,不爬飛鳳山久矣。 幾天前劉先生心血來潮, 提議到飛鳳山紀錄生態, 備妥相機午餐這就出發。 以往,多半從代勸堂循階梯上山, 這回為了與花鳥蟲蝶相遇, 選擇2800m這條古道。     走在茂密的的林叢底下, 只見葉隙篩漏斑駁光影, 即使日正當中也全然不曬, 偶爾山風拂掠還吹散一身燠熱。 沿…

閱讀全文樂遊飛鳳山

江西之旅(39)景琛山莊

  3月31日 三清山  天氣晴 午後三點多離開婺源, 前往下榻酒店景琛山莊。 山莊位於三清山風景區內, 進入景區後沿著環山公路而上, 景觀迥異於前幾日的田園風光。 五點左右抵達山莊, 時當向晚黃昏, 乍看夕照溫煦,實則晚風沁涼。 山莊外觀素樸淨雅, 有幾分青磚粉牆古徽宅之韻。 客房簡約舒適, 通風採光極佳, 還有個納…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9)景琛山莊

江西之旅(38)李坑之二

3月31日 婺源  天氣晴   大夫第興建於清朝咸豐年間, 是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 這幢房子沿襲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色── 青石門枋大門,水磨青磚門面, 黛瓦鋪蓋,翹角飛簷。 門階設置三步臺階, 意諭:三步進階,步步高升。 屋內有個採光通風的天井, 這是徽派建築的重要部分。 徽州人視水源為財源, 雨水從天井流向家裡…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8)李坑之二

江西之旅(37)李坑之一

  3月31日 婺源  天氣晴 李坑距離婺源縣城12公里, 是個以李姓居民為主, 具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 村內民居依山傍水, 巷道溪流縱橫交錯, 數十座磚、石、木橋橫跨兩岸, 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風景。 李坑文風鼎盛,才人輩出, 自宋至清幾百年間出了18名進士, 南宋乾道2年還有位武狀元,名叫李知誠。 明清時期不少村人外出…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7)李坑之一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3月31日 婺源  天氣晴 在下曉起吃過中飯, 十二點半抵達汪口, 陰沉了半天的太陽終於開懷, 照亮一彎流水,波光粼粼。 到汪口是為了參觀俞氏宗祠, 幸得它座落於老街尾端, 才有機會邊走邊瞧,一窺古村風貌。 不同於其他村落小溪從中穿行, 汪口古村依傍在大河之側, 沿著永川河自西向東迤邐展開。 此岸為古樸的徽派村落…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5)下曉起之二

  3月31日 婺源  天氣陰 村內有兩眼開鑿於唐代的井泉, 其一蓄養鯉魚以驗水質, 另一負擔村人生活用水。 還有個說法是: 一口用來洗滌打水用的水桶, 另外一口才是供應民生所需。 除此,在井邊挖鑿下水道, 引出地表污水以保持井泉潔淨, 這些設計在在說明── 曉起人對水井衛生的重視。 而今實用功能或許式微, 取而代之的…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5)下曉起之二

江西之旅(34)下曉起之一

3月31日 婺源  天氣陰 曉起,位於婺源縣江灣鎮, 這個名字與環境俱美的村子, 始建於唐朝,歷史悠久。 唐貞元年間(西元七六六~七八五年)戰亂四起, 來自安徽歙縣的汪萬武帶著家人逃難到此, 由於人馬疲困,遂就地和衣而眠。 第二天清晨, 汪萬武登上山崗望向東南, 但見青山起伏,綠水橫亙, 好個世外桃源,風水佳處, …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4)下曉起之一

江西之旅(33)江嶺油菜花田

  3月31日 婺源  天氣陰 油菜,原本就是經濟作物, 農民種植絕非為了觀賞。 可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 興許是個風花雪月的旅人吧, 無意中邂逅了壯闊亮麗的金黃花海, 拍了些照片,寫了篇文章, 從此,油菜花田成為旅遊資源,觀光主題。 中國到處都有油菜田, 也競相推出賞花行程, 然而說到箇中翹楚,還是婺源江嶺。 因為這…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3)江嶺油菜花田

江西之旅(32)前往江嶺油菜花田

3月31日 婺源  天氣陰 旅行的第五天, 遊覽婺源縣內四個村落: 江嶺、曉起、汪口、李坑。 從賓館出發一路往東北行, 沿途山清水秀,美景隨處, 只可惜手不及眼快, 風景多半留在眼底心版。 師傅淡定從容, 對我們的連聲驚嘆充耳不聞, 艷羨自駕車者路邊拍照之餘, 只盼來個小塞車吧! 聽說,花季期間的假日, 這段路可塞得…

閱讀全文江西之旅(32)前往江嶺油菜花田

美哉,鼻頭角之二

  鼻頭角步道最迷人的是緊鄰懸崖絕壁, 踏行於此彷彿走在山海之交, 但覺海闊天空,心曠神怡。 步道盡頭迎面矗立, 守護臺灣東北端的鼻頭角燈塔。 這座燈塔設立於清光緒22年, 原始塔體早已毀於戰禍, 此為光復之後所重建。 鼻頭角燈塔稱不上巍峨高聳, 然而所在地勢磅礡壯闊, 所以比起鄰近的富貴角燈塔、三貂角燈塔更為…

閱讀全文美哉,鼻頭角之二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