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回應雪絹、水見的呼喚召聚,

教心68的幾位同學相約台北餐敘,
09:30歡喜又期盼地出門。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出發時竹東天氣好極,
愈往北去天穹愈陰沉,
暗暗祈求別下雨才好。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輾轉換車終於踏出捷運小南門站,

雖說台北植物園是舊地重返,
但畢業後還是頭一回獨自前來,
所幸,借助手機導航順利抵達。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水見早幾日預訂了「蕃薯藤自然食堂」,
就等著老同學陸續趕來。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這些年在班長號召與同學接力籌備下,

每年都舉辦一、兩次的同學會,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只要有心就有機會見面,

先前錯過許多,但盼日後補回。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八個同窗老友樂齡女子,
有幾位已晉升為外婆、阿嬤,
然而聊起當年依舊天真如昔。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便縱曾經失聯,暌違多時,
甚至畢業41年從未見面,
但無論多久之後再次相遇,
彷彿都能藉由當時年紀小的單純情誼,
輕易跨越幾十年來未曾聞問的空白,
走進並且關心彼此近況。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在蕃薯藤自然食堂吃喝聊說了兩個多小時後,
隨著慧沁班長漫步踅逛於植物園。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早上還下了場雨,
午后陽光燦爛,秋風颯爽,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散步閒晃於蔥蘢蓊鬱間,舒服。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菡萏香銷翠葉殘,

浮萍覆掩滿塘綠。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行至「南門町三二三」,

導覽志工為我們詳盡介紹這座古蹟。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南門町三二三建於日治昭和初期西元1930年,

最初為日式茶屋,供民眾飲茶休憩用,
日據時代稱為「台北州台北市南門町六丁目三二三番地」。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台灣光復後被當作林業試驗所員工宿舍,

歷經借宿人退休凋零後逐漸荒廢,
之後由台、日建築師郭中端和堀込憲二共同合作,
方才重現當年的日式建築風貌,
以「南門町三二三」命名。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且聘請日本庭園家小口基實先生設計「枯山水庭園」,

以堆疊石塊象徵山,淺色碎石象徵水,
設計了龜、鶴兩座小島,
呈現寂靜空靈的禪學意境。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室內空間保留了土間與和室,

提供國內外藝術家舉辦展覽。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欽差行臺」興建於西元1894年,

是臺灣巡撫為接待來臺視察的官員而興建的行館,
為全台僅存的清代官廳。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在經過傳統工法修復後於2010年重新開放,
原名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之後經考證並非清代布政史司衙門本體,
已於102年2月1日更名為「欽差行臺」。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一行人走著、看著、聊著,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不覺就來到博愛路這端,

再信步徐行走向小南門站。

2020 同學會 相見歡
分手道別前相約幾個月後再聚,

由於這個約定,
平凡日子添多幾許期盼,真好。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