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中家族一年有兩次活動──
初夏的餐敘與秋季的旅遊。
四月中旬,
校長大人召集活動籌劃小組,
商討今年的聚餐與健行地點。
光政老師規劃的「南埔半日遊」,
立時贏得每位成員的贊同。
南軒雅廚→挑水壢古道→金鑑堂→錦繡堂→
金剛寺→觀音步道→水頭河底伯公→
百年水車→南埔總汴頭→南軒雅廚
這個行程小而美,人文自然兼具。
除了走覽幾處百年古蹟,
更體會此間的田園之美,
至於階梯起伏的「觀音步道」,
剛好抵銷了澎湃客家菜的熱量負擔。
行程安排在於人為,
氣候變化則靠天賜。
前一天艷陽如炙,熱風若焚,
是日午後鳴雷閃電,大雨傾盆。
而當我們閑步南埔之際,
卻無風無雨也無晴陽,
直到最後一小段回到柏油路面,
這才淅瀝淅瀝地落下小雨。
感謝天主保佑!
<集合>
陸續抵達「南軒雅廚」,
三五成群閒話家常。
校長號召:
閑著也是閑著,拍幾張大合照吧!
YA,再來一張,YA,還要一張,
歡喜笑顏盡情綻放。
誠如琴姐所言:
彷彿瞬間回到昔日──
大夥一同為東中努力的美好年代。
<挑水壢古道>
在金牌導覽與活動策劃的兩位葉老師帶領下,
出發囉!
穿過草地,跨越樹籬,
走的是內行人才知道的小徑,
一行人魚貫而行,宛若兒時遠足。
野花雜草恣意生長,
綠色稻浪隨風款擺,
初夏的田園清新美麗。
小路盡處有座觀景眺望台,
由此而下就是挑水壢古道。
國熢老師講解:
這是庄內居民前往大林南坑山區的古道,
原住民也曾藉此前來南埔或峨眉庄出草。
由水利局整理鋪設的步道輕鬆易行,
已然無法聯想昔日的肅殺氣氛,
沿途林木蔽天,落葉鋪地,
即便盛夏也涼爽舒適。
過小橋後不久便接上車道,
這裡有金鑑堂、錦繡堂兩座百年古厝,
還可以循岔路前往金剛寺、觀音步道。
<金鑑堂>
金鑑堂,當地知名文人張煥年先生的故居。
張先生是一位傳奇人物,
非僅精通琴棋書畫,而且擅長雕塑建築。
國熢老師介紹傳統厝屋的格局──正身、橫屋,
原來橫屋又名護龍,也就是所謂的廂房。
說者專注,聽者認真,
大夥都值得掌聲鼓勵。
<金剛寺>
張屋後方的金剛寺建於1922年,
開山住持妙禪法師即金鑑堂屋主張先生。
老廟在921大地震中坍塌傾倒,
重建的新廟色澤典雅頗有古韻。
<錦繡堂>
莊屋錦繡堂建於1882年,
歷時三年有餘方才完工。
最特別的是整棟房子使用的木材,
全部來自同一棵樟樹。
由於未曾預約參觀,
以致被攔阻於門外,
所幸大夥隨心隨意,
絲毫沒有影響遊興。
且讓我和漂亮美眉來張合照,
她異想天開:裡頭喝茶聊天挺不錯。
莊家後代經營的蕃薯伯休閒農場,
提供炕蕃薯、坐牛車等體驗活動。
兩座老宅周圍盡是青秧翠田,
好個福地洞天,地靈人傑啊!
先人以水汴頭的設計,
分水灌溉各家農地。
<觀音步道>
觀音步道全長將近兩公里,
入口處在金剛寺前左側。
起始是一段上坡,
幾位坐七望八的老師們,
談笑風生中逐級而上,
來到涼亭所在的觀音蓮座峰頂。
國熢老師指著山徑兩旁的竹柏,
告訴我們這是新竹縣樹,
真是長知識了,謝謝您。
此後沿稜線往北而行,
途中共有三個出口,
最後一個在金色之丘。
幸好在下雨之前走完這段路,
否則天雨路滑,不方便也欠安全。
金色之丘的觀景台上居高遠眺,
山環水繞的南埔村盡在眼底。
步道出口不遠處右轉下行,
前往百年水車與水頭、河底伯公廟。
這時已下起小雨,但是沒人在怕。
<南埔圳>
闢建於1845年的南埔圳全長3公里,
清澈的圳水蜿蜒各個村落,灌溉所有農田,
讓南埔村的稻米產量稱冠北埔鄉,
長久以來都被譽為「北埔米倉」。
<百年水車>
百多年前陳姓老先生,
為了灌溉地勢高於水圳的農地,
於是建造了這座竹筒式水車。
利用水圳水流帶動葉片運轉水車,
竹筒汲水後以45度斜角往上旋,
來到頂點時水再從傾斜處流入汲水槽。
除了感佩先民的智慧,
水車造型之古樸,汲掏水聲之單純,
也帶給來一探究竟的旅人許多歡喜。
<水頭河底伯公>
並列祭祀的水頭伯公與河底伯公,
是南埔居民信奉的重要神明。
向兩位土地公鞠躬致敬後,
就結束這趟尋幽訪勝小健行。
回程,國熢老師停下腳步,
手指著道路底下的總汴頭,
娓娓道來南埔水圳的種種。
<南軒雅廚>
中午餐敘於「南軒雅廚」,
大快朵頤客家菜之餘,
還有氣氛熱烈的高歌歡唱。
校長的《綠島小夜曲》唱得蕩氣迴腸,
將東中校歌演繹得淋漓盡致。
琴姐勁歌熱舞《瀟灑走一回》
完全不負帶動氣氛之重任,
她真是個傑出的康樂股長。
接著上台的有官小姐、將軍夫人,
她們的歌聲婉轉動聽。
這對東中永遠的金童玉女,
頻曬恩愛,羨煞人也。
光政老師伉儷的自彈自唱十分動人,
擊鼓伴奏的《外婆澎湖灣》尤其讓人驚艷。
兩位美麗的助理當然加分許多。
我的恩師夫妻倆也被拱上台了,
害羞靦腆的他還拉著帥哥壯膽。
最後,我倆也自娛娛人。
歡歌樂舞,
東中家族的溫馨愉悅無須再多言述。
彼此道謝、互相告別,
「後會有期」聲中寫下美麗句點。
末了,容我再次謝謝:
凝聚家族的校長大人,
費心安排的光政老師,
熱心導覽的國熢老師,
以及所有踴躍參與的好伙伴,
因為您們,才有如此美好的時光。
至於今次無法參加的老同事好朋友們,
期盼下回能與你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