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夢幻仙境」,繞過舞台背後,回到「祈福燈林」。
這時,數百盞的緋紅燈籠已然點亮,
原來這個造型發想自公館的紅棗,
說是:吃棗年年好。
從服務台取了張祈福卡,虔誠寫下:
闔家身體健康,平安順利,幸福開心。
將卡片繫綁於木柱,
但願我的祝禱能夠上達天聽。
「交流燈區」展示來自彼岸的作品,
總覺得這種大型花燈毫無美感。
燈,就是要以精巧玲瓏取勝,
大到如此程度只顯得笨拙呆板。
有趣的是,瘦西湖畔守著人群,
等候姑娘拱門底下划船經過。
這面九龍壁精緻細膩,
我最喜歡小白龍的晶瑩剔透。
這座屏開富貴捨棄了傳統的材質與工法,
取而代之絢燦奪目的LED燈,
讓人不由自己地向它挪移腳步。
然而,這個高科技的產品只見華麗毫無古意,
於我眼底根本就是來亂的。
矛盾的是,雖然嘴裡嫌棄手卻依舊按下快門。
拾級而上來到整個會場的唯一高處,
俯瞰環繞周身的「傳統燈區」。
由工商團體贊助的幾組作品十分搶眼,
苗栗原民、三義木雕與勝興車站都是經典,
尤其近距離欣賞更讓人讚嘆。
走進「競賽燈區」彷彿踏入奇幻森林,
各色彩燈羅織成一片異次元的迷離縹緲,
莫說孩子們歡喜,
連我這個歐巴桑也開心極了。
相較於七彩燈樹的夢幻繽紛,
竹編型塑的林木就顯得素樸質感,
兩者恰如其分地重現了山城的樹林之美。
即便無暇逐一欣賞各式花燈,
光是漫步其間已然美好體驗。
每個參賽作品都是創作者的用心,
無論是孩子的童趣又或者成人的巧思,
都點滴表現於綁紮、黏貼和針縫的功夫裡。
比較訝異的是,
很多特優獎的得主是正在服監的受刑人。
或許也只有沉澱之後的靜定,少卻旁騖的專一,
才可能將所有的心力投注於此,
因而成就令人嘆為觀止的傑作。
「天降禎祥」是四座副燈之一,
靈獸輕捷地騰躍於闃暗夜空,
攜來人們渴盼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麒麟門的入口處山茶花夾道相迎,
每一朵都象徵幸福美好。
「水果燈區」的主燈是顆大草莓,
說是會隨著亮燈而散放馥郁香甜,
我試過卻無發現。
「競賽大道」上真正體現了「火樹銀花」的意思,
花架、草地、叢樹……無一不繽紛亮麗。
置身於此充分領受了被填滿的快樂,
至於節能減碳,環保生態的,
就暫且擱在一旁,好嗎?
原本想看一段「水光秀燈區」的戲劇表演,
好在圖文裡簡單交代。
未料,等我們走到蓮花池畔時,
層層圍攏的觀眾早已擠得連個縫隙也無。
原來,這個節目這麼夯,
相形之下,我們只想敷衍應付的心態,
就顯得──有眼不識泰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