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日期:2012. 09.01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一如行前計畫,

抵達東引後放下行李買好早餐,
隨即奔往島的最東北端。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是時,清晨6:30,

雖然未及趕上破曉日出,
還是希望趁著晨光最美之際,
造訪全台最夢幻的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即便西線無戰事,兩岸承平友好,

島上的阿兵哥依舊起早跑步。
不再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
軍旅生涯的重心換成了強身健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東引也不過彈丸之地,竟然迷途其間,

兜著錯縱複雜彷若迷津的公路來回打轉。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途中也遇到相同狀況的另組人馬,

看來,這裡的景點標示確實有些模糊。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後來還是在小黃司機大姐的指引下,

才順利找到正確方向。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怵目驚心的血紅大字──

燈塔、擂鼓石、萬丈光芒、鎮海天王……
說起破壞自然美景的行為,莫此為甚。
懇請連江縣政府的相關單位,
還給這些山巖巨石初始面貌吧!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前往燈塔途中經過「太白天聲」,

觀景台上極目四望,但見:
危崖絕壁地景險峻,汪洋浩瀚海天相連。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據說:春夏之交,雨霧迷離,潮聲交錯,

有若太虛幻境,因以得名。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東湧燈塔孤懸於島上東北方的世尾山頭,
巍然高聳於斷崖峭壁之間。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由於歐式建築風格和簡約典雅的造型,

再加上白色塔身與湛藍海水相互輝映,
讓人恍然以為置身地中海的某個島嶼。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清光緒年間,馬關條約將馬尾設為通商口岸,

為了指引往來船隻,
英國工程師設計建造了這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這是距離台灣本島最遠的燈塔,

也是中國沿海第一座採用白熾紗軍燈頭的燈塔,
擁有36萬支燭光強的光力。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民國77年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也是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東湧燈塔雖然歷經百餘年的風雨歲月,

卻亮潔淨白宛若昨日方才竣工。
散落牆腳的油漆桶道盡箇中秘密,
原來,這滿眼雪白靠著用心維持。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中空圓筒的磚砌燈塔共有三層,高14.2公尺,

塔身由下而上漸次向內縮減,
藍色塔頂為半圓形穹窿造型,
上頭安裝有風標和避雷針。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燈塔的最上端是燈室,

由13面透明弧面玻璃罩和3塊鐵板組成,
鑄鐵構造充滿異國風情。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底下山崖設有霧砲兩尊,

現在已廢棄不用,
增設一座霧笛以做為助航之用。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早期,燈塔位於管制區,
守燈員必須攜家帶眷入住裡頭,
因而闢建有幾幢屋宅房舍,
為了供應食物還增設了雞舍、豬圈。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

當地居民十分羨慕守燈員的生活,
所以稱此地為「東引別墅」。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由於坡度陡峭,形勢險阻,

這些十八世紀的英式建築,
都分布在巨石林立的巉巖險壁上,
所有建物都藉由高聳狹仄的石階和通廊連繫。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制高點上放眼遠眺,

蔚藍天穹白雲朵朵,靛青海面銀浪層層,
探身俯望則見,
暗礁岩石間的浪濤翻滾騰越,掀起墜落。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置身於陸地的邊陲、海天的盡處,

感受那海風獵獵、衣袂飄飄,
油然興起遺世獨立的曠遠,御風而行的瀟灑。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上行至高處後未循原路而返,

我們跟著服役此地的阿兵哥,
繞過屋舍來到後面的環山步道。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山徑上居高臨下,展望極佳,

碧海藍天、青山綠地以及蜿蜒的來時路盡在眼底,
就連「一線天」與「烈女義坑」也依稀能見。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附近的山坡開滿了粉紫小花,

可別因為鋸齒花瓣而誤以為是石竹,
每年夏天「長萼瞿麥」都綻放在馬祖各地,
尤以東引為最。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艷夏裡花開妍麗的藍紫色菊花,

乍看好似瑪格麗特,其實名字俗得可愛。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它們是濱海地帶常見的「台灣狗娃花」,

又名荒野之菊。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槭葉牽牛花也未曾多讓,漫山遍野地怒放,

還有星星點點的鵝黃、寶藍、粉白、絳紅,
為這片大地織上了美麗錦繡。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聽說,最教人驚豔的還是紅藍石蒜,

全台僅在東引有機會一睹清麗容顏。
(請參考http://www.nownews.com/2009/08/25/91-2496571.htm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為期一個月的花期始於八月初,

我們九月一日抵達這裡,
竟然謝落得一朵不剰,
這會是再訪東引的一個理由吧!

馬祖卡蹓(7)美哉東引(一)東湧燈塔
步道盡頭緣階而下就回到了公路,

東湧燈塔之美令人流連忘返不捨離去,
然而,底下的行程同樣教人憧憬啊!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