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12月5日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原本行程安排是去中埔賞落羽松的,

由於地主要整理園區不對外開放,
出發前才收到通知改往魚寮遺址。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魚寮遺址?魚寮?遺址?

谷歌之後方才知曉,
底下內容摘錄整理自網頁。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魚寮部落位於嘉義縣太保市港尾里,

原本是個只有十多戶人家的小聚落,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魚寮遺址發現源起約在1940年前後,

由嘉義農學校教諭吉田茂所發現,
首見於鹿野忠雄「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中,
並由其命名為「魚寮型遺址」。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這裡有兩層不同時代的史前文化堆積,

下層為繩紋紅陶文化牛稠子類型,
上層為大湖文化魚寮類型。
遺物內容豐富,文化特徵獨特,
在考古學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然而這片史前遺跡一直未受重視,

直到2003年高鐵大道開挖才引起當地居民關注,
並展開一連串保護遺址行動,
2009年經縣府指定公告為縣定遺址。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為保留這塊遺世之地,

嘉義縣市保安魚寮文化協會、
道將圳文化學會以及九芎埤濕地生態保育協會,
攜手營造自然生態景觀。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開闢水圳並且栽種落羽松等植物,

近幾年由於豐富生態、優美森林與湖泊景色,
成為熱門的打卡景點,
更被譽為「嘉義版忘憂森林」。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此行到這兒,並非一探史前文化,

而是因為此間有片美麗的落羽松。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車行在台18 線高鐵大道,

然後就看到了「 魚寮 」的指標,
附近正在施工,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繞了些路車停於三山國王廟前。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領隊小玉說,

落羽松在這片林子後方,走到底就是。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聽說這些樹是烏桕,

幾排數十株的蔚然成林,
枝椏繁茂頭頂交織宛若隧道,
被暱稱為宮崎駿的龍貓森林。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真喜歡這片林子啊,

雖然猶未走到落羽松林,
雙腳卻像黏住似的挪移不得。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向晚時候,斜陽西照,

臉龐與心頭都暖烘烘的。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穿過林子來到這片埤塘,

落羽松錯落在水岸周圍,
這天風靜雲閒,綠水如鏡,
倒映天光樹影,虛實輝映。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暖冬效應吧,

已屆深秋林樹依然鬱綠,
未遇上更衣換衫的落羽松,
沒見到粲然若焚的紅樹林,
其實也不覺得有什麼遺憾。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沐浴在夕陽暖光中,

環抱在湛藍青翠裡,
反倒覺得塵俗盡滌,舒心愉悅,
難怪被譽為嘉義版的忘憂森林。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感謝嘉義縣保安魚寮文化協會等組織與當地居民,

長年投入綠化保育,用心經營美境,
且對外開放免費參觀,
衷心感激。

雲嘉南輕旅(12)魚寮遺址落羽松
兩天一夜的小旅行,

結束在這樣的好地方,
寫下完美句點,真好。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