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半觀光巴士抵達故宮正館,
此後折返循原路回到台北車站,
但我們打算在此下車遊逛故宮。
先蓋兩個紀念章再來購票,
原來65歲以上本國籍民眾憑證平日免費,
此行第一回使用敬老卡搭車還免費參觀故宮,
這點小優惠就讓我樂得喜孜孜的,真沒出息。
「三希堂」環境雅致,
溫潤木作家具結合清透玻璃大窗,
營造溫暖舒適、敞亮潔淨的空間,
設計師以東方藏書閣的概念,
再現乾隆爺御書房精緻古典的氛圍。
我說,咖哩醬有香茅的味道,不錯,
女兒說,還是媽媽做的咖哩雞好吃。
荷葉糯米捲就是用荷葉包裹的米糕,
讓我想起棠喜歡的港式點心糯米雞。
飯後便開始故宮巡禮,
母女倆都是門外漢,完全看不出名堂,
就隨意瀏覽,分享心得。
然而就這樣隨走隨看而已,
三個小時也只觀賞了二、三樓的幾個展館,
「鎮館三寶」與「寫盡繁華」特展都錯過了。
<民間版故宮三寶>
肉形石、翠玉白菜、毛公鼎,
被民間暱稱為酸菜白肉鍋,
這聯想還真的很貼切啊!
原來肉形石是工匠利用石材紋理染色加工,
將塊璞玉雕琢成稀世珍寶,了不起。
<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
摘錄本展的文字導覽:
本展覽分為「鑑古遠思─乾隆皇帝與古銅器」、
「精繪形模─銅器的分類和記錄」、
「學古有獲─銅器組合的理解與再現」。
造型或功能不同的銅器各有名稱,
「銅器器形演變圖」說得清清楚楚。
武器,沒拍到照片,無圖分享
女兒喜歡銅器的質感且偏愛動物造型,
我說,故宮館藏中媽媽特別喜歡汝窯。
<敬天格物院藏玉器精華展>
溫潤如玉,棠曾經這樣說我,
因此對玉石有份特殊的感情。
古早時候玉石用做器物甚至武器,
爾後才逐漸演變為飾物、配件之用,
展品中就有一把玉劍,好奢侈。
<琺瑯彩瓷特展>
琺瑯彩瓷圖案細緻、顏彩繽紛,
我倆逐個細覽,各訴喜愛。
終於,再次遇見汝窯,
喜歡它閑靜淡雅的雨過天青色;
喜歡它若有似無的魚子紋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