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 重慶
吃過中飯,取道渝涪高速公路前往磁器口鎮,
車程約莫兩個鐘頭。

磁器口鎮始建於宋真宗年間,初名「白崖場」,
相傳明代建文帝曾隱居於此,又名「龍隱鎮」,
清代以來盛產瓷器,因瓷通磁,故名「磁器口」,
是重慶市區裡最古老的千年古鎮。

由於緊鄰嘉陵江,自古即重要的水陸碼頭,
之後隨著公路發展,碼頭日趨沒落,
而今已成為尋幽訪古、逛街採買的好去處。

14:30來到磁器口古鎮,
在正門入口拍照後lulu叮嚀:
古鎮裡有十幾條街道巷弄,
為免迷路建議就走T字形老街,
並且相約兩個小時後入口集合,
就地解散後便三兩成群各自逛去。

磁器口古鎮歷史悠久,底蘊豐厚,
老街兩旁都是明清風格的老建築,
踩著石板路,踅逛其間很是愜意。

與瑞鳳慢悠悠地閒晃,
突地看見不同光景,遂拾級而上探尋去。

寶善宮是目前磁器口最大的四合院,
昔日是道觀,磁器口九宮十八廟之一。
院裡天井很寬廣,呈梯坎形,
中間有座約莫100平方公尺的拜台,
拜台上有一口古井,
信眾跪拜後飲井水以淨化心靈,
再爬上梯坎進入大殿跪拜許願。
天井正中有棵黃桷樹(重慶市樹),
枝繁葉茂,綠蔭籠罩,
樹幹繫滿五彩繽紛的愛心卡,
把這個寧謐院落點綴得熱熱鬧鬧。
抗戰時期這裡曾闢為嘉陵小學,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先生曾在此就讀,
院裡設有丁肇中展覽館。

走覽過寶善宮再回到街上,
這些年磁器口老街已蛻變成商業街,
商鋪、攤販櫛比鱗次迤邐而去,
販售各式各樣的小吃與土特產。
店家都很慷慨,提供免費試吃,
若一路吃下去,晚餐都可免了,
可惜,是晚已安排重慶火鍋吃到飽,
面對小吃零食的誘惑,天人交戰著呢!

特別喜歡的就揀些嘗嘗,
其他的便隨走隨看,隨興記錄了。

合川桃片、小豬找茶、懷胎豆腐、紙片肉乾,

現做粉條、各式麵點、重慶小麵調料、豆腐乳,

手撕醬板鴨、臘肉、竹筒冰淇淋、乳酪糕餅,

今橘桔餅、現煮粉麵、老壇泡菜鋪、現做麻花。
麻花
老街上有幾家麻花店,據說各有特色,
其實每家吃兩口,也嘗不出箇中差異。
毛豆腐乳
毛豆腐乳胖呼呼毛茸茸的,好可愛。
手作木雕

「馬上有錢」,這個厲害,大概人見人愛吧!
火鍋底料

整條街上的商品就這個最讓我動心,
棠嗜辣,冬天喜歡吃一鍋麻辣火鍋,
若他見到這些辣油紅火的底料,不知多喜歡呢!
今橘陽氏桔餅
商鋪內展售琳瑯滿目的果乾、蜜餞,
不光只能眼睛欣賞,還可以試吃品嘗,

店家的營銷策略很高明,
你瞧,瑞鳳一不小心就入手三包,
提在手上沉甸甸的呢!
雙流老媽兔頭

嚇死寶寶了,是可愛的小白兔诶,
還烹調成各種口味。
瓷器

雖說磁器口已不再生產瓷器,
卻還是有幾家瓷杯瓷盤舖子,
看著,有幾分像青花瓷。

除此,老街也還有茶鋪、戲樓,
若有餘暇,亦可體驗感受。

一路吃吃逛逛,順著老街走到嘉陵江邊,

在「紫氣東來」門樓前眺看一眼,
這便折返,回返入口,集合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