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恩施十一日之旅(20)濯水古鎮

4月 19日  重慶市黔江縣

午後前往車程約兩小時的濯水古鎮,

起始一段青山綠水,景致美麗,


爾後穿山越嶺,隧道多不勝數,

然而車行平穩,路況甚好。


這幾天都穿梭在武陵山系中,

路旁山花爛漫,綠樹蒼翠,

兩點三刻暫歇清平服務區,
16:00抵達黔江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地處烏江支流阿蓬江畔,

自古以來即重要的驛站、商埠,
是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小鎮。

濯水古鎮的街巷布局獨具特色,
呈「一堤二街三宮七院」的格局,
三宮是萬天宮、禹王宮、萬壽宮,
七院由樊、汪、龔、余四大家族留下,
分別為烟房錢莊、汪家作坊、汪本善舊居、
翟河壩講堂、龔家抱廳、光順號與八賢堂。

進入古鎮後先是行經服務站,

繼而穿過牌坊來至白虎廣場。


廣場有尊漢白玉雕琢而成的白虎,

相傳土家人的先祖廩君死後幻化為白虎神,守護世代子孫,
因此,土家人有敬奉白虎神的習俗。


青石板老街長約1000公尺,

兩旁盡是飛簷翹角、雕花精緻的老建築,
雖然都是些仿舊新作卻古色古香。


暮春時節,泡桐盛開,濛濛紫霧,頭頂籠罩。


老街上漫步徐行,隨意瀏覽,

綠豆粉、馬打滾、狗屎糖、松子酥、雞雜、
都是些在地特色小吃。

余氏八賢堂


清乾隆年間的進士宅第,臨街的這面是一片商鋪。

萬天宮


萬天宮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由大殿、萬天閣、中堂、議事廳、照壁、丹池、大山門、廊舍、殿堂等十多座建築組成,
是古鎮的三大會館之一,也是古鎮的標誌。


目前作為「仙劍濯水城」經營,


設計「仙劍主題旅遊」,

提供遊客吊鋼繩高空體驗。

龔家抱廰
氣象學家龔沛光的故居,
是鎮上最具建築空間特色的古民居之一。

翟河壩講堂


原為樊家宅第和古鎮第一所義學講堂,

結合了徽派古民居與土家族民居建築,
是全國唯一的涼廳式義學講堂。


目前經營民宿「樊家故事」。

光順號


是個具有獨特建築風格的會館式商號 ,

七大院中唯一採用兩開大門的大院,
也是鎮上唯一使用三方青磚青瓦牆的大院。

天理良心碑

這塊清代石碑上鐫刻四個大字「天理良心」,

告示世人:做事要循天理,為人要講良心。


秤斤論兩當然要憑良心啊!


這男童,宛然作品的一部分。

天下第一風雨廊橋

風雨廊橋橫跨阿蓬江上,
長 658 公尺、寬 5公尺,
遠遠望去猶如巨龍蜿蜒,
是亞洲第一廊橋,世界第一風雨廊橋。


風雨廊橋分為橋、塔、亭三部分,


橋身為純木製結構,以榫頭卯眼穿插銜接,牢固精密。

橋上建有三層塔亭,兩側開約百扇雕花木窗。


隨家人來此旅拍的漂亮小女孩,

拍照前有徵得母親同意喔!


走一段風雨廊橋,再閒坐長椅片刻,


江水潺潺,縹碧清澈;
輕風習習,涼意拂面,
這一坐,就沒時間走完風雨橋了。

想說吃過晚餐再來走走,
聽聞風雨橋在點燈後更美。

可惜啊可惜,早早吃完飯,
距離點燈還有一個半鐘頭,
帶著些遺憾離開濯水古鎮時,
遠遠瞧見盤踞在阿蓬江上的那條巨龍,
夕陽下,氣勢磅礡。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