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公路從觸口開始蜿蜒盤升,
行前並沒有在此特別規劃行程,
卻被沿途的林務局、吊橋與風管處給絆住了腳步。
<嘉義林務局觸口工作站>
爸媽退休之前一直任職於竹東林務局,
所以一眼瞧見「林務局」三個字就倍感親切,
無論如何都想進去看看。
門口幾根原木大柱巍然矗立,
綠樹清蔭圍繞下的日式木作辦公室,
安安靜靜地世事不問地座落一隅。
喜歡那分從容閒適,
說什麼都應該留些時間在這裡。
<天長橋&地久橋>
兩座日據時代留下的老吊橋,
以層巒疊翠為背景原本就美,
再加上「天長地久」的浪漫意象,
更吸引情侶、夫妻攜手並肩走一回。
橋畔樣貌逗趣的小沙彌們,
架式十足地成陣排開,
教人不覺莞爾。
<阿里山國家風景管理處>
管理處位於兩座吊橋的對面,
雖然空間窄小提供的資料卻豐富。
建議遊客在此收集相關的旅遊資訊,
利用上山時間先行研讀、規劃,
待抵達目的地時已然阿里山達人。
<隙頂、石桌茶園風光>
上行至海拔1200公尺的隙頂,
由這裡到石桌是大阿里山區的著名茶鄉。
一畦一畦綠得難以逼視的茶樹,
構築了美麗的線條與平面。
顏色黝暗形狀不一佈滿青苔的石塊,
疊壘成一道道的低矮駁坎,
與森森鬱鬱的茶園交錯混搭成迷人風情。
一群正在忙著採茶的茶農,
頂著30℃的大太陽,
雙手片刻不閒地採著一心二葉。
徵詢他們可否拍幾張照,
不僅大方允諾,還笑著邀請我:
要不要下來親自體驗一下?
開玩笑,我哪敢?
就算他們真的不擔心,
我還怕笨手笨腳的自己,
糟蹋了這珍貴的阿里山春茶呢!
另一夥人則手腳俐落地,
翻弄著鋪在塑膠布上的茶葉。
經過太陽這麼一曬茶葉不再青澀,
暖風飄過拂面的竟是淡雅清潤的馨香。
隙頂又名「曦頂」,
是阿里山公路最近的觀雲瀑點,
也是眺望日出的好所在。
新建的「巃頂步道」長不到1公里,
乃利用山地稜線闢設而成,
步道上有三座涼亭,第一座就是觀日平台。
如果不想大費周章上祝山看日出,
在此住上一宿翌日輕鬆迎接太陽公公,
也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我們此行的目的不在這裡,
片刻停留後就繼續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