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七點四十分離開和社森林教育中心,

驅車前往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許是大山阻隔,

陽光尚未照進山區谷地,
連空氣都是冰涼冷冽的。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很喜歡台21線這段路,

短短幾公里就有四座大橋──
沙里凍橋、豐丘橋、陳有蘭溪橋與筆石橋。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架高的橋體煞是壯觀,

且四橋幾乎彼此銜接,
行車其上特別暢快刺激。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在台21線88.6公里處右轉投59線,

過愛國大橋後循指標右轉烏松崙,
蜿蜒上行將近6公里即抵達。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方才轉進產業道路,

便看見兩旁寒梅燦爛,
空氣中飄散著淡淡清香。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因為知道最美的梅林還在上頭,

而且擔心稍微耽擱就更難停車,
僅在觀景台上短暫逗留。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此地視野開闊展望甚佳,

綠樹白梅青山溪壑,遠近皆風景。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八點半抵達石家梅園,

周圍已車陣綿延遊客熙攘,
所幸停車還算容易。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梅園主人經營烏松崙渡假營,

提供住宿與餐飲服務。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寒梅綻放的季節,

老闆開放梅園與眾人共享,
特此致敬與致謝。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多次造訪石家梅園,

這回才發現底下別有天地,
尤其驚喜的是這片小水塘。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都已經是寒梅飄香的季節了,

睡蓮卻還兀自美麗。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直到此刻朝陽才爬出山頭,

照亮一汪淺水與幾株老梅。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天光雲影、白梅黃花水面倒映,

為整座梅園增添幾分靈動詩意。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滿園雪白中唯獨一樹緋紅,

分明是配角,
卻儼然主角的氣勢與美麗。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晨霧晶瑩,夕露璀璨,

萬千晶鑚綴上千萬花朵。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老天一掃沉鬱笑逐顏開,

朗朗晴空,皚皚梅雪,
以賞花拍花而言,
再沒有比這更好的天氣了。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幾株老梅枝椏低垂,

花開滿樹猶若覆雪。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難得場地淨空,

多拍幾張才不負如斯美景。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山石磊磊,梅樹鬱鬱,

這條梅花小徑為主要通道,
亦是遊人偏愛的熱門景點。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梅林底層遍植油菜花,

這兩者原本毫不相涉,
卻在園主的慧心巧手下,
各自成就,分別美麗,相得益彰。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此外,青苔滿佈的石頭也是一景,

老梅與奇石相互輝映,
益發顯得意境高遠。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沿著賞梅步道上行,

兩側盡是姿態各異的梅樹,
馥郁香氛沁人心脾。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清雅高潔的縷縷暗香,

是眾花難以望其項背的。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清風拂掠,落花如雨,

此情此景,但覺浪漫未曾傷感。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步道盡頭還有觀景台,

除了賞景更適合與梅花近距離合照。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一旁就是「梅園咖啡」,

親朋好友相揪賞花喝茶,
把簡單的幸福握在手中。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在劉先生四處尋景去時,

我便停步於此,
樂享梅林小坐的悠閒幸福。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十一點半離開石家梅園,

雙向車輛都卡在道上幾乎動彈不得,
唯獨單車騎士尚可縫隙中鑽進鑽出。

賞梅趴趴走(6)烏松崙石家梅園
親近美好是要付出代價的,

所幸,也就是塞車罷了!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