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步道既平易近人又視野寬廣,
是遊憩區內很受歡迎的一條步道。

民國83年12月24日,
行政管理中心後方的山坡發生森林火災,
焚毀了約8公頃的林地,
之後新植紅檜、二葉松與山櫻花等樹種,
並且闢建雲霧步道。


雲霧步道採環形設計,
以山椒魚生態中心戶外平台為起點,
全長846公尺,
繞行一圈需時約40分鐘。

途中有岔路通往觀霧山莊,
方便住宿山莊的遊客前來遊賞。

整條步道都以松木鋪成棧道,
坡度緩和僅只些微起伏,
走來安全舒適輕鬆自在。

800多公尺長的步道上,
沿途共有三處觀景平台,
林務局之用心與步道展望之好由此想見。

若純粹只為欣賞風景而來,
或者當日往返不在此過夜,
那麼走走雲霧步道,
逛逛遊客中心與山椒魚生態中心,
喝杯咖啡吃些輕食再看兩部影片,
趁著雲霧瀰漫之前下山,
也是挺愜意的親山之旅。

這趟觀霧二日遊,
先後走了兩回雲霧步道,
就是因為山景之美令人留連。

雲霧步道又稱Yulun步道,
Yulun,是泰雅族語「雲霧」之意。
由於地形地勢造就,
在此邂逅輕雲薄霧是常有的事。

步道起點的戶外平台,
嵐霧迷濛,宛如仙境。

猶自沉醉就雲開霧散,
彷彿輕輕撩撥旅人的心,
便將朗朗青天還來,
教人們望著近山遠峰迭聲讚嘆。


紅葉落盡的玉山假沙梨,
它的果實是鳥兒的最愛。

樹幹上安置木製鳥巢,
替雀兒提供棲身之所。

吃住無虞,鳥雀天堂。

棧道兩旁都是些新種的松杉柏檜,
樹齡年輕,林木稀疏。

但願它們就此看盡春花秋月,
一千年、兩千年……
再次成就一片巨木森林。

一小段爬坡後來到第一觀景台,
非僅岩稜高聳的聖稜線眼前迤邐,
猶可眺見雪山西稜線至大雪山的群峰峻嶺。

雪山主峰積雪未融,
山稜岩脊黑白分明,
透過鏡頭就能體現其巉巘險峻,
無負台灣第二高峰之名。

沿著棧道繼續上行,
這階梯看似陡峭其實平緩,
比起巨木群步道天壤有別。

棧道最高處闢有兩個觀景台,
除了遠眺雪山西稜線,
還可以近覽榛山、樂山與檜山。

西望樂山、檜山方向,
雲霧自山谷升騰翻湧,

至於最靠近的榛山,
居然已經雲深不知處了。

雲霧倏忽來去,青山忽隱乍現,
此時彼刻所見,各有奇趣啊!

這些被雲霧掩去的眾山,
翌日早上全都露出臉來,
山中景色果然瞬息萬變。

馬醉木花開滿樹,
一朵朵鈴鐺似的小白花,
引來幾隻熊蜂。

熊蜂身軀肥胖模樣嬌憨,
雙翅快速震動嗡嗡作響。

起先還擔心會發動攻擊驅趕,
不料根本沒將我倆放在眼裡,
一心一意忙著採花粉呢!

方才聽聞花叢間傳來窸窣聲,
就看見金翼白眉從裡頭探出身來。

這種鳥兒對人類毫無戒心,
避免危害牠們的棲息與覓食習慣,
切記「不餵食,不引誘」的原則,
至於驚嚇追逐,捕捉殺害更是萬萬不可。

一旁還有幾叢植物,
嫣紅嫩枝抽出許多葉芽或者花苞,
在春天猶未到臨的山中,顯得醒目。

時近黃昏不宜留連,
於是踏著松木棧道拾級而下。

山櫻夾道,含苞待放,
往年此際也許繁花滿樹了。

山上鮮少晴好若此,
潮濕的氣候適合松蘿生長,
雲來霧往輕柔裊娜,很夢幻。

其他地衣也各據地盤,
樹幹枝條上隨意鋪陳,
滿眼斑駁,清奇蒼古。

艾莉颱風重創大鹿林道時,
全賴直升機運送資源上山,
步道旁還留下停機坪。

叢樹掩映間隱約可辨一幢建物,
那就是觀霧遊客中心。

大山壯麗,小花柔美,
還有那顏色斑斕的森林,
隨走隨拍,未幾就回到了步道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