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幾年的相機──短小輕薄的Lumix,
操作簡易,攜帶方便,
除了偶爾(約莫一年一次)入塵,堪稱完美。
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防不勝防、避無可避,
一旦落入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就像長了麻子,
更麻煩的是自己無法處理,非得送修。
棠見我為了這些細小汙點而懊惱,
且擔心萬一發生在旅途中,肯定嘔死,
於是,說服我新買一部Canon G15。
雖說以前也用過Canon G系列,
卻當它是個傻瓜相機,
由頭至尾鎖定在Auto模式,
其他功能從未嘗試。
這回,不能再怠惰了,多少得長進,
才不致辜負相機的功能和老公的心意。
棠概略說明了基本功能與操作後,
就把《相機使用指南》光碟交給我。
對著電腦昏昏欲睡地看到P.132,
你問我,總共幾頁?唉,三百多啊!
手冊尚未讀完,實地練習開始。
午后三點半帶著相機和腳架,
說是到豎琴橋去試試新機,
之後才曉得,原來是想讓我玩玩車軌拍攝。
驅車於西濱路上,在「風情海岸」暫停。
海水退得好遠,讓出大片沙灘,
反照著九月秋陽,亮晃晃的。
偷得半日悠閒的人們,
或騎車賞景,或灘地挖蛤,
又或者像我倆這樣背著相機趴趴走。
時間還早,到龍鳳漁港看看,棠說。
早先只在港邊露天擺攤的,風吹日曬,簡陋困乏;
而今已規劃為室內販售區,遮陽避雨,乾淨舒適。
幾個歐吉桑在走道旁邊,
就著一碟蒸魚幾瓶啤酒,吃吃喝喝說說聊聊,
幸福美好,也就是這麼簡單。
非假日依舊陸續有人客上門,生意不錯,
老闆娘說:每天中午過後營業,假日早上就開市。
魟魚很便宜、好大一塊才130元,
紅燒適合,三杯最佳──老闆娘推薦。
當天晚上,
棠用這籃小石斑和一塊豆腐,
煮了兩碗濃郁的奶白鮮魚湯。
另外買了三尾比目魚(180元),
昨晚清蒸一條,肉質豐厚,味道鮮美。
然後,回返豎琴橋,
停車於鹽水社區的小公園。
在這之前,還是只用Auto模式,
此後才在棠的協助下,
嘗試快門先決、光圈先決與曝光補償等功能,
糊裡糊塗地摸索,倒也十分有趣。
紅日緩緩墜沉,
雲天海水漸次染上濃艷色彩。
夕照原本就絢爛迷人,
再襯以優雅橋體,構築成美麗畫面,
難怪,即使平常日也有不少攝友於此守候。
太陽就在我忙著調整光圈速度,
移動角度方位的瞬間,悄悄隱沒。
直到此際才有餘暇欣賞豎琴橋,
一道美麗弧線橫跨西濱公路之上。
起先,也許只是替代公路闢設之前此地居民的親海之徑,
未料,卻成為拍攝日落夕霞的勝地。
白色鋼樑拉起纖細線條,
無論正面、側面都有風景。
等到天色慢慢暗了下來,
簡單光照下又是另種風情。
車軌拍攝是此行重點,
幾番嘗試錯誤後也玩出趣味來。
見我樂在其中,棠好不歡喜,
此後,不再單純陪伴而是相偕同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