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艷貴州(7)屯堡

花艷貴州(7)屯堡
3月14日 安順

花艷貴州(7)屯堡
邂逅燦美花田那是恰逢時序,老天賞賜,

認識屯堡文化,才是走訪安順的主要目的。

花艷貴州(7)屯堡
屯堡,當地人唸做ㄊㄨㄣˊ ㄆㄨˇ。

在現今的貴州省安順地區,
居住著一支特殊的漢族群體──屯堡人。
他們並非少數民族而是地地道道的漢人,
自稱「老漢族人」。

花艷貴州(7)屯堡
說到屯堡,儼然一段移民史的見證,

緣起於明初一場史稱「北征南調」的故事。
以下內容整理自「屯堡文化博物館」提供的文獻。

花艷貴州(7)屯堡
話說,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一統中原後,

為了掃蕩盤據在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毅然興兵討伐。
於是,自江淮平原派遣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
一舉摧毁了元宗室梁王的勢力。

花艷貴州(7)屯堡
等到雲南戰事平靖,為了鞏固西南疆土,

又命征南大軍從中原遷來士兵與家眷,
沿著雲貴驛道就地駐紮,
按衛所制度實行軍事屯田。

花艷貴州(7)屯堡     花艷貴州(7)屯堡
今天的安順一帶係當時的普定衛,

因其「滇之喉,黔之腹」的特殊地理位置,
成為屯軍駐紮最密集的所在。

花艷貴州(7)屯堡
這些來自大明帝國核心地區的江淮子弟兵,

就這樣落戶於僻遠邊陲,一駐就是六百餘年。

花艷貴州(7)屯堡
由於來自經濟發達地區的文化優越感,

由於對故鄉舊園的眷念,
更由於大規模軍事集團性移民的內聚力,
以致,經過六百多年的傳承、演變,
其後代子孫至今依舊固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

花艷貴州(7)屯堡
從口音到服飾,從飲食到建築,

乃至民風習俗以及宗教信仰,
無不頑強地保留下祖源地的烙印和大明帝國的遺風,
因而形成了人文化石形態的屯堡、屯堡人與屯堡文化。

花艷貴州(7)屯堡
這項歷史文化遺存,

具有「唯一性」與「不可再生性」,非常珍貴。

花艷貴州(7)屯堡
初淺認識了「屯堡文化」後,

且隨我們的圖文走進屯堡村寨,
試著去感受那悠悠六百載的遷徙歲月。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