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3月19日  關嶺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過了天星洞出口,

步道右前方底下就是「冒水潭」。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石刻解說記載:

谷底有一座深潭,名冒水潭,
方圓數里,一泓秋水深不可測……
水從深底冒出,成兩米多高的水柱,
又靜靜滑落潭面,如夜空中的禮花。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當時,莫說兩公尺高的水柱,

就連水面漣漪也幾乎不見。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於此回首,赫然發現──

「橋上橋上橋」橫跨崖壁兩側。
石橋好似已斷成三截,危顫顫的,
不知何時就會崩落一地,變成亂石一堆。

<水上石林景區>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水從冒水潭流出之後,

漫流於被青苔染綠的石灘裡,
也撞擊在兀立水面的石柱、石筍上,
此即「水上石林」。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這片石林長約1公里、寬約500公尺,

每逢雨季,水漫石林,
石峰的一部分露出水面,一部分隱沒水中。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此際,水位下降,石林泰半裸露,

清晰可見其上藤纏蔓繞,樹生草長,
最多的是仙人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水的結尾處名喚「珍珠泉」,

說是:平軟的水波滑過整石為底的溝坡,
在石面上滾成一顆顆的珍珠。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銀鏈墜潭瀑布」位於水上石林的左上方,

乃地面水流被暗河吞沒的奇特景觀。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槽狀溶洞有若巨大漏斗,

邊上隆起的石包彷彿一張張荷葉。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河水漫流其上,宛如滾珠落玉,

又似千萬銀鏈傾瀉潭中,故名。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當然,我們無緣一睹如此勝景,

只能揣摩想像旅遊導覽的描述。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穿過窄仄的罅隙,再從低矮洞口鑽出,

這便來到位於景區最末段的「飛瀑橋」。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橋底下的岩石,

在水流的日雕夜鑿下各個造型獨特,
至於「星峽飛瀑」則不見蹤影。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至此,已來到景區的最末端,

回程原本安排搭乘索道的,
不料索道也在整修中,只得徒步上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沿途,與荷重的工人錯身而過,
原來整建工程所需的各種材料,
都是由他們這樣肩扛、背負送來。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衷心致謝之餘,腳步也隨之輕快,

十幾分鐘後就來到「望星閣站」。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回到接駁車站才發現,

怎麼沒經過「數生步」?
問了小劉,原來我們只走景區北段,
天星湖以南的景點不在行程之內。

花艷貴州(40)天星橋景區(二)
其實,票券的有效期是兩日,

若自行前來就可以花上半天時間,把景區南段也走完,
像我們這樣貪求方便跟團旅行者,
自然不能奢想太多。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