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3月18日  興義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八卦田是西峰林最著名的地景地貌,

當地人稱之為「天坑」、「漏斗田」或是「落水井」,
其實,正式學名為「納灰漏斗群」。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八卦田屬於寬而淺的碟形漏斗,

布依族人的耕種農地以漏斗為中心,
再以圓弧形逐漸向外擴展,
由於狀似諸葛亮的八卦陣而得名。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漏斗是地下河局部坍塌與地表水溶蝕作用下形成的,

「納灰漏斗群」皆呈帶狀分布,
顯示底下有一條暗河流經、串連。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回頭望向右後方高聳入天的錐峰群,

隨著角度變化,數目由五座增加到八座。
自然,名稱也跟著改變,
從五指山、六六大順,到七仙女、八仙過海。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哺育布依族人的納灰河,

在蜿蜒流過村莊後隱沒於落水洞,
地表再也無復尋覓這彎縹碧清淺。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來到這裡差不多是盤山公路的盡處,

轉為下坡後不久就置身良田聚落中。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油菜花隨風搖曳,

馬豌豆替大地蒙上一層紫霧,
還有這片花開金燦的茼蒿。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我也好想走入這片美麗花田,

奈何小車疾馳而去,
甚至途經納灰布依寨,也沒機會入內一探。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隨著車子前行,目光轉向對面峰林,

觀景道路宛如一道傷疤烙印山體,
令人怵目驚心。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關於這點之前已經思索過:

墾山築路雖然方便旅人,提昇觀光,
卻也傷害大地,犧牲生態。
箇中利害得失與權衡取捨之難,想是舉世皆然,
吾等實在無從置喙。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既然沒有議論立場,

且就安心享受這項便捷吧!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只是,乘車到適當的高度與距離賞景自是方便,

卻短短一個鐘頭就走完全程,頗覺意猶未盡。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遊罷西峰林,

不僅對秀麗風光歎為觀止,
還有兩件事也留下深刻印象。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偌大景區僅只入口處有幾個攤商,

絲毫不見髒亂,
就連電瓶車也列隊齊整。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有可能是拜旅遊淡季所賜,

才得以維持這片清淨舒適。

花艷貴州(34)西峰林(二)
而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

洗手間非但高級且清掃得很乾淨,
完全顛覆了以往大陸如廁的惡劣經驗。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