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運動公園(二)

羅東運動公園(二)
是日清晨,我倆信步徐行於此,

逛了運動公園的一小部份,
與你分享,所見風光。

<椰子廣場>
羅東運動公園(二)
說「廣場」未免言過其實,

不過十數棵大王椰子罷了。

<虹明湖>
羅東運動公園(二)
從配置圖清楚看出,

虹明湖恰似一彎弦月,環抱圓形廣場。

羅東運動公園(二)
幾方石頭錯落有致,

倒映在波紋粼粼的湖面。

羅東運動公園(二)
幾隻小水鴨或低頭覓食,

或悠游戲水,或展翅低飛。

<卵石灘>
羅東運動公園(二)
以白色卵石排列而成的波浪弧線,

象徵太平洋濱的宜蘭海岸線。

羅東運動公園(二)
由於蘇拉颱風帶來暴雨,

湖水漫上岸邊,幾乎湮沒了卵石灘。

<草坪廣場>
羅東運動公園(二)
這片如茵碧草是孩子們的天堂吧,

星期一的清晨,難得的安閒寧謐。

<展望廣場>
羅東運動公園(二)
只不過走上小土阜視野立時不同,

虹明湖、圓形廣場就在眼前,
連對面的望天丘也清晰可見。

羅東運動公園(二)
坡道以石板和馬賽克拼貼鋪就,

這些色彩妍美充滿拙趣的圖案十分可愛。

<濕生植物園>
羅東運動公園(二)
林業之都的羅東絕非浪得虛名,

豎立湖中的燈柱乃實木截段,
木棧道也使用原木裁片,
依稀複製了林場貯木池的印象。

羅東運動公園(二)
這裡還設有觀景台與臨水涼亭,

當然也都是木構建築。

羅東運動公園(二)
種植繁多的水生植物,

創造了自然生態環境。

羅東運動公園(二)
成群結隊的錦鯉悠游水中,

寬廣的空間加上豐富的食物,
雖然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但我想,牠們是快活的。

羅東運動公園(二)
可憐的是這兩隻無法脫困的烏龜,

誰來救救牠們啊!

<水上舞台>
羅東運動公園(二)
面積250 平方公尺的水上舞臺,

猶如一朵盛開湖面的蓮花。
觀眾席以大石塊砌疊而成,
約可容納九百名觀眾。

<節理護岸>
羅東運動公園(二)
以蘇澳所產的石灰岩,
展現東北角的斷層與海蝕地形。

羅東運動公園(二)
繞行至另一端回望,

水面巨石羅列,仿若礁岩。

<圓形廣場──軸道中心點>
羅東運動公園(二)
圓形廣場直徑約115公尺,

是東西南北軸線的分界點,
分別以青白紅黑石為代表,
遠眺有若綠色圓盤漂浮水面。

羅東運動公園(二)
草地上分布有若干林叢,

多元的樹種建構出隱蔽的空間,
想是替小動物準備的安全棲地。

羅東運動公園(二)
廣場中央有隻以角閃石拼貼的八爪魚,

以其特殊位置成為公園的精神所在。

<飛島飛石>
羅東運動公園(二)
銜接綠色廣場與虹明湖,

結合渡口與橋樑的功能,
並且將蘭陽泉的活水引渡湖中。

羅東運動公園(二)
「飛島飛石」名稱之由來,

源自於日本「墊腳石」的定義:
大的稱為「飛島」,小的名喚「飛石」。

羅東運動公園(二)
把產自蘇澳的白色大理石剖開對置,

以象徵白虎神的一對門牙。
(園區以中軸劃分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飛島飛石位於東西軸線的正西方位。)

<老街碼頭>
羅東運動公園(二)
發想自頭城老街的「亭仔腳」,

勾勒出傳統宜蘭式建築的精神。

羅東運動公園(二)
層疊的紅磚拱門懷古又浪漫,

河畔小坐,微風輕拂,咖啡飄香,
慢遊的樂趣,簡單的幸福,
其實唾手可得。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