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文化工場

羅東文化工場
構思新穎造型現代的羅東文化工場,

儼然羅東鎮的新地標,
也是繼「蘭陽博物館」之後,
教人雙眼一亮連聲讚嘆的創意建築。

羅東文化工場
籌建十年的羅東文化工場,

已於今年7月21日試營運啟用。

羅東文化工場
羅東文化工場又名宜蘭文化二館,

是黃聲遠建築師與其團隊設計的,
在2008年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

羅東文化工場
建物主體為鋼構棚架與天空藝廊,

遠望就像一艘航行宇宙的太空船。

羅東文化工場
羅東文化工場主要分為前後兩個部分,

前區是以文化產業為主的藝文廣場,
後區則為提供民眾運動休閒的場域。

羅東文化工場
這座建築顛覆了一般人對文化館的想像,

既非四平八穩的傳統造型,
空間的利用上又幾近浪費。

羅東文化工場
然而,

正因為擺脫了幾何實體的羈絆,
又由於大量的留白、穿透與延伸,
整座建築充滿自由、輕靈與流動。

羅東文化工場
無論置身哪個角落,

都能感受到習習涼風迎面吹拂,
煦煦陽光當頭潑灑。

羅東文化工場
這是一幢有生命的綠建築,

也是尋常庶民得以親近的文化館。

羅東文化工場
羅東文化工場的主建物,

是以宜蘭市等高線(約7層樓) 為基準的大棚架,
看起來就像是放大幾百倍的瓜棚。

羅東文化工場
棚下規劃為舞台,

當天有來自國外的舞蹈團表演。
聽說,導演侯孝賢先生一眼相中,
選定這裡舉辦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

羅東文化工場
支撐起鋼棚與藝廊的銅柱鏽蝕斑駁,

彷彿太平山上的森林巨木。

羅東文化工場
佇立地面昂首仰視,

自縱橫交錯的鋼樑篩漏而下的光影,
宛若置身貯木池的水底。

羅東文化工場
而牆面上刻意留下的水泥模版痕跡,

又如木材切割後整齊堆疊的模樣。

羅東文化工場
凡此種種都讓人聯想起,

羅東這個「木業之都」曾經有過的風華歲月。

羅東文化工場
原來,看似新潮前衛的建築,

其實蘊含深刻的在地文化,
訴說的也是發生在這方土地上的故事。

羅東文化工場
一樓大廳為半開放的空間,

採光通風卻不怕日曬雨淋。

羅東文化工場
舞台前方設有階梯式座位,

席地而坐欣賞表演,隨興自在。

羅東文化工場
誠如設計者黃聲遠先生所強調的:

所有人都可以公平使用此地,
文化不再是殿堂,而是一種邀請。

羅東文化工場
拾級而上來到一條寬敞的廊道,

從這個開放平台近距離欣賞天空藝廊,
像極了疾馳於軌道上的一列火車。

羅東文化工場
由6根柱子撐起的天空藝廊總長114公尺,

沿著貓道似的階梯蜿蜒而上,
彷彿走向即將啟航的太空艙。

羅東文化工場
在這段短短步程中,

心中滿是好奇、想像與憧憬,
這列懸浮列車,或者這艘太空船,
將引領我們進入什麼樣的世界?

羅東文化工場
天空藝廊可以區隔成幾個展示空間,

目前正在展出「2012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展期至九月底。

羅東文化工場
廊道牆面的底層以玻璃磚砌疊,

再加上錯落有致的玻璃窗,
引入了充足光線也借進美麗風景。

羅東文化工場
幾張長凳面對窗景,

宜蘭的好山好水恰似一幅畫,
懸掛眼前。

羅東文化工場
電梯間嵌在玻璃箱中,

想是呼應「穿透」的堅持,
不讓呆滯的混凝土阻隔了視線與想像的延伸。

羅東文化工場
館外草地上蓄有一池淺塘,

白天欣賞映水倒影,
隨著夜幕籠罩,
邀來明月也請來蟲鳴蛙鼓齊奏天籟。

羅東文化工場
羅東文化工場是一幢會呼吸的建築,

它的靈巧生動、變化自在,
實在很難三言兩語形容,
甚至拍攝都無法捕捉精髓,
還是親自走一趟,看看吧!

地址:
宜蘭縣羅東鎮純精路一段96號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