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為了呼應前文《擎天崗》提及的金包里大路,

繼續翻出昔日記遊,以饗親朋好友。
眼尖的你是否看出,
不過相隔幾年,我家老爺的攝影功夫精進許多。
——————————————————————-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去年十一月底來到擎天崗,

滿山遍野的秋芒幾乎萎謝殆盡。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後來才從遊客中心的工作人員那兒知曉:

有別於其他地方,
陽明山的芒花早在十月就已盛開燦放,
而且由於偏酸性的土壤再加上硫磺煙薰,
此處的芒花是令人驚艷的絳紅色。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為了一睹紅芒翻飛的美景,

也為了一償走趟金包里大路的夙願,
於是趁著秋高氣爽便上山了。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金包里大路」雖然名為大路,

其實路面狹仄,山徑崎嶇。
早期金山、石門地區漁業繁榮,
先民若要將捕得漁獲銷往士林一帶,
除了水路就只有取道金包里大路,
所以這條山徑又名「魚路古道」。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從擎天崗土地公廟進入金包里大路,

有兩條不同的路徑:
南北筆直石板鋪成的「河南勇路」,
亦即傳統的魚路古道;
迂迴平緩泥土路面的「日人路」,
乃日據時代因應軍事需求所闢建。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沿途河南勇路與日人路有多處交會點,

當天我們選擇走河南勇路到許顏橋,
再循原路折返擎天崗(來回4.8公里)。
以下就將當日行經所見,逐一分享與你。

土地公廟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擎天崗草原旁古道入口處有座土地公廟,

這是昔日先民往來金包里大路的休息站,
二百多年來土地公始終庇佑過往旅客平安。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今日所見乃後來興蓋的,

舊的土地公廟不過一公尺高,
至今仍留存在新廟之後。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向土地公深深一鞠躬之後,

就開始我們當天的古道健行。

城門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沿著土地公廟旁的環形步道直行,

前方不遠處就是金包里大路的城門。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回想去年乍見時心頭一驚--

怎的山裡頭會有如此一座城門?
原來這也是後來才新築闢建的。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城門旁的草地上躺著幾個人,

當時不知原委,
但是等我們從許顏橋一路上坡回到這裡時,
也很想攤平躺下呢!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穿過城門便是數不盡的下山石階,

雖說是筆直路線,終究不可能垂直下降。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逶迤斜曲的山徑若隱似現在芒草中,

為一座座山頭勾勒出美麗線條。
方才抽出艷紅花穗的芒花,
即便少去陽光照耀依舊閃閃發亮。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不遠處傳來孩子們歡喜的聲音,

原來是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到此校外參觀。
他們嘻嘻哈哈地從我們身邊走過,
看見棠一旁拍著他們的童稚歡顏,
竟笑著嚷嚷:狗仔隊來了。

紅芒翻飛的金包里大路(一)
不多時又有一隊來自中壢的山友後來居上趕過我倆,

瞧,這些大姐多麼配合--YE!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