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兩點從外傘頂洲回到漁人碼頭,
與地標合照後,頂著大太陽逛了一下。
東石漁人碼頭位於朴子溪溪口北側,
是嘉義縣近年發展的重要觀光景點。
由日本團隊設計規劃的東石碼頭,
以「風」、「陽光」、「魚」、「船」、
「海洋」與「燈塔」等元素,
呈現多重風貌,形塑漁人碼頭意象。
主體設施有海洋文化館、特產館、觀海亭、
堤頂步道、浮動碼頭、親水沙灘、休閒廣場等,
並結合原有的漁港功能,提供多元化服務。
港邊步道的旁邊有片青青草地,
作為入口意象的荷蘭風車矗立一隅,
周邊還有許多造型統一圖案不同的彩繪人偶。
天氣涼些或者晨昏時間,
散步、騎車、放風箏都挺好的。
通往海堤的木棧道視野甚佳,
碼頭全景幾乎一覽無遺。
底下是孩童最愛的親水沙灘,
戲水區與人造沙灘各佔一半,
看得出設計者的巧思與用心。
未到盛夏不是假日,
整個園區遊人寥落,
就連親水沙灘也不例外,
空蕩蕩的沒個人影。
只有兩頭擱淺落難的殺人鯨,
以及奮力拉繩牽罟的漁夫們。
少了小朋友這些最佳模特兒,
我家老爺也就興趣缺缺,
繼續往前來到堤頂的夕陽步道。
西望堤外盡是養蚵人家的棚架,
解說牌介紹蚵仔養殖的三種方式:
浮棚式、立棚(垂掛式)及倒棚(平掛式)。
對照圖文發現此片海域多半是倒棚式,
只有幾座浮棚式蚵架,
而且都泊靠在岸邊,
至於立棚式蚵架則幾乎未見。
可能是海水漫淹到一定高度,
只剩下一根根竹竿露出水面,
外行如我也就無從辯認了。
東石外海水質清澈,
牡蠣生長既快且肥美,品質極佳
終年可以收成,
盛產期為7-9月間及11-12月間。
今次來到東石品嚐了蚵仔煎、
現烤鮮蚵、蔭豉蚵仔等在地美食,
雖非盛產期依然好吃到讓人吮指回味。
佇立堤頂,海風徐來,
一時忘卻午后驕陽的殺傷力。
遠眺 ───
半身浸入海中的採蚵人,
穿梭往來的蚵筏與海巡,
灘地上來回覓食的水鳥……
我倆遠遠地紀錄下眼前之所見,
屬於東石潟湖的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