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出發,一個多鐘頭就抵達滿月圓。
棠事先做好功課,
停車於最接近入口的第三停車場,
沒有傻傻地長驅直入然後掉頭折返。
雖然是非假日的上午九點,
青楓樹底已經停了十餘部車,
滿月圓的人氣,原來意想之外。
迎面走來幾位旅人,
相互頷首彼此招呼:走完啦?
我們五點就來了。
五點,這麼早就開門?
還沒開門,所以不必買票。
喔,這麼好啊!
不過,我倆根本沒敢肖想這個取巧,
開玩笑,清晨五點猶是好夢方酣呢!
停車場到收費管理站有一小段路,
之前或許可以行車,
而今已然管制進出,
遊客一律徒步入內。
從道旁護欄探身俯瞰,
穿山越谷的蚋仔溪奔流而下,
整建工程正在進行。
早已過了雨季,
河床上大小石頭裸露水面,
形貌嶙峋,姿態疊壘,
比起豐水季節的奔騰浩蕩,
蕭索寂然又是另番氣象。
信步徐行來到入口,
低調簡單的牌示幾乎藏身叢樹。
如此甚佳,山林才是主角,
人為建築都該基於這個體認,
把焦點和重心還諸天地自然。
購票之後在登記處蓋章留念,
記得當年旅行日本北陸時,
一路瘋狂蒐集各式印記。
曾幾何時,
台灣的名勝古蹟也備有各式紀念章,
數量之多,較之日本毫不遜色。
是日,天隂雲低,
棠說這樣的光線適合拍攝水瀑。
豈料,才踏上步道不久,
太陽就奮力掙脫雲層露出臉來。
蔥蘢林樹沐浴在陽光裡,
原先的冷涼蒼鬱瞬間換上溫暖鮮綠,
你會以為盛夏仍然停留。
步道沿著蚋仔溪上行,
潺潺流水一路相隨至遊客中心。
過了收費站不遠處有座賞魚平台,
如此高度未必看得見游魚,
卻絕對可以把美麗山水裝進瞳眸。
除了盈耳水聲還有滿眼綠意,
沿途可見樟樹、烏心木、大葉楠等闊葉林,
以及附生其上的山蘇、蕨類。
綠葉織起了濃蔭也將光影篩漏,
隨著風吹樹搖,
光點就在地上輕靈躍動。
潤濕水氣同時滋養了苔蘚、藤蘿,
樹幹、石頭甚至水泥欄柱都披上青翠。
園內還有一片人造柳杉林,
空氣中瀰漫豐富的芬多精。
參天大樹底下,涼亭石凳歇坐,
喝茶聊天或者野餐,
這是輕易就能夠擁有的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