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陽明山(一)

深秋的陽明山(一)
為了陪MoMo養病,近日哪裡也沒去,

只好再翻箱倒篋,找出昔日舊文。
——————————————————

深秋的陽明山(一)
夜宿淡水女兒家,

一夜酣眠,直到晨光穿過窗帘溫柔喚早。
神清氣爽再加上風和日麗,出遊正好,
那就,上擎天崗賞芒花去吧!

深秋的陽明山(一)
走登輝大道轉北新路(101縣道),

不多時便來到無極天元宮。

<無極天元宮>
深秋的陽明山(一)
寺內栽種許多吉野櫻,

每年春天櫻花盛放,
風過,落花如雨浪漫非常。


深秋的陽明山(一)
這些年來都到這裡欣賞春櫻,

彼時花開人聚,熙來攘往,
而今花謝人散,悄然闃靜,
就連草仔粿的攤子也收了,
我們便也疾馳而過。

<巴拉卡公路>
深秋的陽明山(一) 
深秋的陽明山(一)
來到三芝鄉界右轉101甲縣道(巴拉卡公路),

隨著盤旋上山視野愈是開闊,
約莫7.5公里處可以鳥瞰整個淡水海岸。

深秋的陽明山(一)
幾株葉子落盡枝枒向天的枯樹,

襯著藍天白雲,意境甚佳。

深秋的陽明山(一)
可惜有隻忠狗窮凶惡極地狂吠,

秉持著好女不與狗爭的心態,催促棠趕緊上車,
其實是怕牠一口咬住我。

深秋的陽明山(一)
前行二十公尺轉了個彎脫離牠的地盤,

這才從容下車,好整以暇賞景拍照。
夏天來時曾經看見一隻大冠鷲,
順著上升氣流優雅地盤旋翱翔。

行駛在這條路上不時看見單車騎士,
他們奮力地踩著踏板前進,
很佩服這些人的毅力、勇氣。

換成我們,
除了那些已經規劃完善的單車道,
絕不為難自己!

深秋的陽明山(一)
繼續上行看見不遠處的山腰有座涼亭,

心想,好可惜沒能到那裡看看。
不意,轉幾個彎來到于右任先生墓,
赫然發現,原來是墓園內的仰止亭。

<于右任先生墓>
深秋的陽明山(一)
先是被布滿苔痕的石階喚住,

是怎樣的年代久遠,抑或怎樣的人跡罕至,
這青苔竟如此肆無忌憚!
待抬頭看清楚,原來是于先生之墓。

深秋的陽明山(一) 深秋的陽明山(一)
深秋的陽明山(一) 深秋的陽明山(一)
雕飾與石柱染上星星點點的赭紅褐黃,

遠看,鐵鏽一般;近瞧,苔蘚是也,
就連藤蔓也各據山頭擴張勢力去了。

深秋的陽明山(一)
階梯兩旁植種白色茶花,

綻放在黛青綠叢中,益發顯得清靈絕俗。

深秋的陽明山(一)
石階盡處的平台上有兩尊石獅鎮守,

得以護衛功在黨國,風骨超然的于先生是何等的幸運,
而今,哪裡再尋這般人物?

深秋的陽明山(一)
涼亭提名仰止,

于先生的風範操守確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由石刻碑文得知,民國54年于先生逝世後便長眠於此。

深秋的陽明山(一)
此處背山面海景觀極佳,想是風水寶地,

也唯有于先生這樣無我無私,忠黨愛國,
方才配得起如此鍾靈毓秀之地。

深秋的陽明山(一)
只是石柱傾圮、石牆斑駁,

多少時日沒有整修維護了?
稍微安慰的是,
兩支石斛蘭插在墓前的花瓶裡,
想來,近日有人探視過老先生。

深秋的陽明山(一)
對著墳塚墓碑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轉身離去時突然想起,
關於「蔣公和于右任」的笑話,不覺莞爾。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