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 紹興
行旅到紹興,造訪魯迅故里。
這裡是紹興的歷史文化街區,
包括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
百草園、風情園以及魯迅紀念館等。
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
水面上烏篷船悠悠、晃晃。
可惜遊人如織,摩肩接踵,
點滴稀釋了水鄉的閒適從容。
<魯迅祖居>
魯迅祖居又名周家老台門,
是魯迅祖父母的家,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祖居的主體建築共分四進,
第一進俗稱「台門斗」,
儀門上方懸掛「翰林」匾。
第二進為廳堂,俗稱「大堂前」,
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
廳堂上高懸大匾「德壽堂」。
每一進的左右都建有對稱的側厢,
融合代表性的生活場景呈現布置。
魯迅幼時經常躺在小板凳上乘涼,
繼祖母則搖著芭蕉扇給他講故事。
魯迅臥室
魯迅祖母臥室
天井
廚房
農具間
<百草園>
穿過悠長小徑走向百草園。
其實這個園子就是個普通的菜園,
幾棵老樹幾畦園圃還有一口古井,
鲁迅小時候經常和友伴在此嬉玩,
童年趣事都留在字裡行間。
遊過百草園行經雅致園林,續往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
是晚清紹興府城內的著名私塾,
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所在。
塾師壽鏡吾先生在此坐館教書60年,
其待人處事與治學精神,
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跨入台門斗來到第二進,
廳堂高懸「思仁堂」匾。
穿過美麗的天井即第三進—座樓,
分別是小堂前、書房和壽鏡吾先生的臥室。
小堂前是用來接待親朋好友的地方,
懸掛一塊「重遊泮水」匾。
壽鏡吾先生的臥室置放床鋪、衣櫃、
箱櫃、躺椅、衣架、盥洗架等物品。
「三餘齋」是壽鏡吾先生的書房。
三味書屋原本是壽家的書房,
佈置得就像是中國舊式客廳,
中間懸掛額匾「三味書屋」。
書屋中間為塾師的座位,
周圍設置學生的課桌椅,
魯迅的課桌刻有「早」字。
據說有一天魯迅上學遲到被塾師責備,
因此用小刀刻下「早」字,
藉以督促自己不要再遲到。
小小年紀就有此自覺自省,令人佩服。
蜻蜓點水走覽魯迅故里,
就在紹興名特產店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