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七日遊(17)普陀山之一

11月18日  舟山

普陀山朝聖,乃此行的重要行程,
前一天前往普陀山的航線受天候影響停航,
隔天得以順利啟航登島,感謝天主。

<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座小島,

島呈狹長形,長 8.6 公里、寬 3.5 公里,
面積 12.76 平方公里。

島上峰巒蔥鬱、岩洞殊異、古剎錯落;

海岸金沙鋪地、礁石嶙峋、風光旖旎,
被譽為「第一人間清靜地」。


普陀山還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譽。
全山開放有寺院40多座,
其中最著名的是普濟寺、法雨寺與慧濟寺,
而總高 33 公尺的南海觀音大佛則是島上地標。

<前往普陀山>

七點五十二分從酒店出發,

過橋越過杭州灣,

行經海洋公園,
八點一刻抵達朱家尖蜈蚣峙碼頭。

遠遠望去,果如莉莉所說,
普陀山慈航客運中心有幾分像布達拉宮。
整座建築依山而建,錯落有致,
石牆青瓦配以黄褐色,
簡單古樸,氣勢宏偉。

其實,舟山的普陀山和西藏的布達拉宫是同源詞,
都來自于梵文पोतलक(拉丁轉寫Potalaka),
即印度的補怛洛迦山,
所以,設計師─朱仁民教授有此發想。


隨著莉莉進入慈航客運中心,

等候普陀山在地導遊購票。

安檢、驗證件與船票後進入候船廳,

乘客在幾個閘門前依序排隊,

然後穿過長廊,登船囉!


腳步快,爭取到二樓的靠窗座位。


九點十分起航,遠眺南海觀音。

海面波光粼粼,熠耀閃閃,

山海交界一道清晰的銀光。

感謝天主賞賜,
非僅風平浪靜還加碼風和日麗。

20分鐘左右抵達普陀山,
普陀山歡迎您,
想到了就來普陀山,
感恩,我們順利來到了普陀山。

只有半天時間,無法全島遊賞,
在地導遊安排上午走覽法雨寺、普濟寺,
午後參觀不肯去觀音寺、紫竹林與南海觀音,

其間接駁工具全賴島上的旅遊巴士。

<法雨寺>
法雨寺又稱普陀山後寺,
創建於明萬曆八年,初名海潮庵,
後因康熙帝御賜「天花法雨」匾額,更名法雨禪寺,
歷經康熙時期大規模擴建,成為普陀三大寺之一。


法雨寺依山而建,層層升高,

共六重殿宇,共245間。


穿過夾道綠蔭,行至古寺山門,

古樹蒼鬱,遮天蔽日,


兩株樹齡幾百年的老銀杏。


香樟林蔭環繞中的法雨寺,

給人既華美又沉穩的感覺。

寺內建築古色古香,

九龍照壁精雕細琢,


香火鼎盛,信眾虔誠。

<普濟寺>
普濟寺又稱前寺,原名「不肯去觀音院」,
為供奉觀音菩薩的主剎。



寺前的海印池以盛產五色並蒂蓮聞名,

「蓮池夜月」為普陀山十景之一,
深秋造訪,花謝葉枯,只留一池殘荷。

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為永壽橋,
建於明萬曆34年。

規模宏大,是島上第一大寺,
入寺後隨意瀏覽,隨興拍照。

天王殿亦稱金剛殿,
過了天王殿分別是鐘樓、鼓樓。

圓通寶殿為普濟寺主殿,
相當於一般寺廟的大雄寶殿,
供奉觀音 男相觀世音菩薩像。

主殿兩側建有配殿,
文殊殿,供奉應化於五台山的文殊菩薩;
普賢殿,供奉應化於峨眉山的普賢菩薩。

藏經樓的樓下是法堂,

兩旁亦闢建有配殿─普門殿、地藏殿。

特別喜歡這裡的建築,


娉婷的飛檐翹角,


典雅的琉瓦黃牆,

讓我停不住手地取景拍照。


瑞鳳知我心意,替我留影數幀,

好喜歡、好歡喜。


結束上午的參觀,

乘車到百步壹號,吃飯去也。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