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3月4日  鄭州  陰天  0℃-4℃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

是中國目前僅有的三座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之一。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前身為馮玉祥於1927年倡議籌建的河南博物館,

後來陸續接收安陽、開封等處的歷史文物,
館址也從開封遷至鄭州。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西元1997年與中原石刻藝術館合併,

更名爲「河南博物院」,
於1998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的整體建築群,

以雄渾博大的「中原之氣」爲核心,
其造型仿若戴冠的金字塔,
發想自登封市的「元代觀星台」。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拋光的地磚營造水面倒影效果,

這是設計團隊的巧思慧心吧!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館內設有基本陳列館與專題陳列館,

配備以中外語音導覽和電腦諮詢等設施,
以滿足參觀者的求知鑑賞需求。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大廳正前方矗立一座銅雕,

雙象一人的造型,
取自河南省的簡稱「豫」字的意象。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背後的壁畫除了圖案還有象形文字,

拙稚古樸,趣味盎然。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目前館藏文物達一百三十萬件,

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以及玉器最具特色。
屬於一、二級的文物有五千餘件,
還有名列「中華第一」、「世界之最」的極品。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然而,即便如此,

比起台北故宮的珍藏還是相形見絀。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緊隨小梁逐一參觀各個樓層的每個展廳,

由於時間有限,難免顧此失彼,
有時聽得入神而忘了按下快門,
或者拍了照片卻根本莫知何物。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陳列於第一展廳的「骨笛」,

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樂器,
已經有八千多年的歷史了。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以貝殼鑲嵌而成的「中華第一龍」,

距今也有六千多年。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第二展廳主要陳列夏商周時期的文物,

最特別的是「獸面乳釘紋銅方鼎」,
以及出土自「婦好墓」的「鴞尊」。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還有以青銅製成的各種食器,

雕紋細緻,繁複美麗。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小梁說道:

天子貴族使用的鼎簋數量有規定,
起初還嚴格遵守,
到了後來禮崩樂毀,
連諸侯也堂而皇之以「九鼎之尊」自居。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關於「甲骨文」雖然聽得多了,

親眼目睹這還是第一回。
龜甲獸骨上裂痕歷歷,刻字則模糊難辨。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第三展廳的「蓮鶴方壺」乃鎮館之寶,

這是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期的王室用品。
當年馮玉祥之所以籌建河南博物館,
為的就是要安置這個無價之寶。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壺冠飾有雙層蓮花,

蓋頂是展翅欲飛的仙鶴,
壺的兩側有耳,為龍形獸造型,
器腹四面各盤踞一虺龍,
器足則為兩頭卷尾獸。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蓮鶴方壺器形碩大,遍身細雕蟠螭紋,

被專家視為東方最美的青銅器。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二樓的特殊展品有金縷衣、唐三彩、伏羲女媧畫像磚,

以及武則天遊歷嵩山,向三宮九府神仙所投的「除罪金簡」。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三樓主要展示玉器與玉飾,

不容錯過的是「聯璜組玉佩」,
這是以玉佩、琉璃珠和瑪瑙串結的項鍊飾品。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此外,楚國青銅藝術館內展示的雲紋銅禁,

與春秋時期的編鐘都是重要館藏之一。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饒富趣味的是這顆「水晶球」,

甫入大廳小梁就暗示說,
地面的八卦圖暗藏玄機。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原來從鑲嵌於三樓地板的水晶球,

可以俯瞰一樓的八卦圖。
莫說小朋友,就連我們也玩將起來,
好不開心。

河南之旅(35)河南博物院
短短兩個鐘頭根本不可能看完十一個展廳,

所幸,我們有個超級優秀的導遊,
小梁言簡意賅,有條不紊,提綱挈領的導覽,
讓大夥受益良多。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