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3月3日  開封  陰天  3℃

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參觀過包公祠旋即前往鐵塔公園。

河南之旅(29)鐵塔
大門的造型奇詭怪異,

誇張的12根立柱穿簷而上,
其中應有意涵,只是未及問明。

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步徑兩旁的林木葉落將盡,
於是,張燈結綵,紅蓮綴飾,
企圖為冷寂蕭然添加幾分熱鬧喜氣。

河南之旅(29)鐵塔
開封在宋代以後遭遇多次黃河水患,

當時的王朝都城早已淤沒土埋,
唯一留下的建築就是「鐵塔」,
只有它見証過昔日東京的繁華盛世。

河南之旅(29)鐵塔
鐵塔始建於北宋皇佑元年(西元1049年),

由於座落於開寶寺上方,故名「開寶寺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又因為通體鑲砌鐵褐色琉璃磚,

自元代起民間便以「鐵塔」相稱。

河南之旅(29)鐵塔
鐵塔以卓絕超群的建築藝術與典雅秀麗的身姿著稱,

而且歷經水患、地震、強風、雷擊甚至戰火等侵襲,
千百年來卻始終巍峨聳立,
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在開封的眾多文物古蹟中,

成為象徵地標,必遊之地。

河南之旅(29)鐵塔
鐵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

乃西元989年北宋著名建築學家喻浩,
為供奉釋迦牟尼佛舍利所建。

河南之旅(29)鐵塔
50年後木塔遭雷擊焚毀,

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詔在木塔原址附近的夷山,
仿照木塔原樣重建一座琉璃磚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始建時木塔向西北傾斜,有人問起緣由,

喻浩答曰:京師無山,多西北風,而且不遠處有大河流過。
用不到百年時間,受風力作用與河水浸岸影響,塔自然就會直過來。

河南之旅(29)鐵塔
仔細觀察這座鐵塔,

不僅早就直過來,甚且已向東南方傾斜。
喻浩先生的計算精準,實在令人嘆服。

河南之旅(29)鐵塔
鐵塔呈等邊八角形,

共有13層,高55.88公尺,
底層每一面寬4公尺餘,向上逐層遞減。

河南之旅(29)鐵塔
底層的東、西、南、北面各闢一門,

北門設有迴旋梯可循塔心登上頂端。

河南之旅(29)鐵塔
第二層以上每層各開一扇明窗,其餘皆為盲窗。

明窗,除了提供採光、通風、瞭望之用,
更重要的是避免風力過強導致塔體傾斜。

河南之旅(29)鐵塔
無論遠觀近看,

精雕細刻的鐵塔都像是一座木塔,
此乃設計建造之初採木式結構形式,
以各種形狀大小的「結構磚」組合而成。

河南之旅(29)鐵塔
這些結構磚儼然斧劈刀鑿的木料,

榫、眼皆備,組裝起來密合嚴實。
所有的外壁磚瓦等構件,
藉由登梯道與塔心柱的緊密銜接,
渾然一體,堅實牢固,極具抗震力。

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塔身遍砌紋磚,
有菩薩、玉佛、坐佛、飛天、樂伎、
降龍、麒麟、獅子、花卉等50幾種圖案,
精緻細膩,神態生動,堪稱宋代磚雕代表。

河南之旅(29)鐵塔
簷角懸掛的鐵鈴隨著風起搖晃,叮噹作響,

雖無暮鼓晨鐘的教化啟示,
卻清脆悅耳令人心曠神怡。

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河南之旅(29)鐵塔
鐵塔之外,公園裡還有接引殿、靈感院、

盆景苑、長廊水榭以及各種主題的庭園。

河南之旅(29)鐵塔
行程匆忙無暇入內參觀,

只在經過時隨意看上幾眼。

河南之旅(29)鐵塔
來到鐵塔公園錯過了兩件事:

其一,只差一點路沒走到後頭,
與鐵塔倒影和古城牆失之交臂;
其二,時間倉卒未能登塔遠眺。

河南之旅(29)鐵塔
然而這個小小遺憾,

很快就讓一頓濃腴豐美的「包子宴」給彌補了。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