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3月1日  洛陽  下雨  4℃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看過摩崖三佛龕,續行來到萬佛洞。

<萬佛洞>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位於西山石窟的中段,

是專為唐高宗和武則天做功德所開鑿的功德窟。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窟內兩壁共有15000尊小佛像

(無需費心數算,藻井透露玄機:
照片五點鐘方向刻有「万五」二字)。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這些小佛像雖然僅只四公分高,

卻各個生動逼真。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主佛阿彌陀佛面像圓潤,神情肅穆。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佛像背後有54枝蓮花,

每朵蓮花各有個菩薩及供養人。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南北兩旁雕刻多尊伎樂人與舞者,

充分展現大唐帝國的雄風。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左側內壁這尊雕像被譽為龍門石窟之最美,

面容溫婉嫵媚,身形婀娜多姿。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據說梅蘭芳的一些優美身段,

就是由此獲得靈感而創造。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沿途大小洞窟佛龕無數,

相較之下時間顯得有限,
只能倉卒行經,一眼看過;
無法停步駐足,仔細欣賞。

<奉先寺 >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奉先寺,原名「大盧舍那像窟」,

位於龍門石窟西山南部,
開鑿於唐高宗初年,
皇后武則天曾助捐脂粉錢兩萬貫。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奉先寺南北長約34公尺,

東西寬約36公尺,
為龍門石窟規模最大的洞窟。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鵠立仰望,臺階迤邐,

其恢宏壯闊,磅礡氣勢,
是龍門石窟唯一僅見。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隨著緩步拾級醞釀情緒,

準備好要迎接盧舍那佛。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分明圖片見過數回,

然而大佛當真眼前出現時,
還是難掩內心悸動。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無關宗教信仰,

純粹是那溫暖仁慈、寬容悲憫的眼神,
讓人感動喜樂。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壁龕正中供奉盧舍那大佛,

兩側侍立弟子迦葉與阿難,
以及二菩薩、二供養人,
南北兩壁還雕有天王和力士。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盧舍那大佛高約17公尺,

面容豐滿圓潤,神情莊嚴典雅,
據說是依照武則天容貌雕鑿的。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大弟子迦葉原就飽經風霜,

被盜鑿毀壞後更顯得滄桑。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年輕阿難濃眉細眼,溫順聰慧。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菩薩頭戴寶冠,身佩瓔珞寶珠,

衣飾雍容華貴,神態端莊矜持。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北壁天王身披甲胄,腳踩夜叉,

左手叉腰,右手托塔,
堅毅沉著,氣概凜然。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力士蹙眉怒目,筋肌暴突,

雄健勇猛,氣勢逼人。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南壁的天王與力士雕像,

毀損嚴重,容顏不復辨認。

河南之旅(14)龍門石窟之三
形態各異、刻畫傳神的造像,

充分顯示盛唐雕塑的高度成就,
奉先寺被譽為「龍門第一窟龕」,
確實當之無愧。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