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3月1日  洛陽  下雨  4℃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是此行重點之一,

出發前已閱讀資料做過功課,
然而等到身歷其境還是發現,
神遊,終究存在著太多想像。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原本想說石窟應該藏在深山峻嶺,

非也,交通方便極了。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明明曉得石窟南北長約一公里,

卻一廂情願以為綿延好長、迤邐甚遠,
這端走到那頭,需要半天的功夫。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認真追究還是「百聞不如一見」,

無論書本、電視、網路終究無法呈現實景,
親自走一趟才有深切體認,
也許失望,或者驚喜。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抵達景區後換乘電瓶車直抵入口,

此即著名的「鯉躍龍門」之所。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題字「龍門」更是明顯地標,

遊人莫不選定角度留影紀錄。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石砌門牆厚實堅固,

氣勢磅礡有若城堡。
驗票系統卻十分現代,
一如進出捷運站。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這種融古於今的設計,

已普遍存在中國各大景區。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裝備齊整的帥哥蓄勢待發,

他可是用心研究過龍門石窟的,
期盼在此有所收穫,拍到幾張佳作。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龍門景區有兩座橋聯絡伊水兩岸,

入口這端是龍門橋,出口彼端為漫水橋。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如果時間足夠可以一次遊覽東、西山石窟,

以及香山寺與白居易墓園。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龍門橋體堅實古樸,

橋墩線條優雅別致。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橋下正在進行水道疏濬工程,

河水黃濁,倒影卻十分美麗。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香山寺若有似無於煙雨杳靄中,

迷濛縹緲,別有意境,
無法親臨,遠眺也好。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遷都洛陽的前幾年,

此後在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 、
五代、北宋、明代都有修復和續作,
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石窟位於洛陽南郊13公里處,

龍門山與香山隔著伊水東西對峙,
遠望猶如天然門闕,古稱「伊闕」,
到了隋煬帝時才更名「龍門」。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此地不僅位居交通要衝,

而且山明水秀,氣候宜人,
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觀覽勝境。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又因這裡的岩體石質優良適合雕刻,

所以古人選擇在此開鑿石窟。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分佈在伊水兩岸的峭壁,

南北長達一公里,多在伊水西岸。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現有窟龕2,345個,佛塔80幾座,

造像10萬多尊,題記和碑碣2800餘塊,
數量之多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
被稱為「伊闕摩崖碑林」。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齊名,
並稱「中國四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由於完整保存宗教、服飾、醫藥、建築、

美術、書法、音樂等各方面的文物史料,
所以又被譽爲「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崗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

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河南之旅(12)龍門石窟之一
跟著小梁走馬看花,所見盡是浮光掠影,

回來後對照相片與文字資料,
希望儘量正確無誤地介紹與你,
假若難免張冠李戴的謬誤,還請見諒。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