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4月2日 鷹潭市  天氣晴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結束筏漂,看過崖幕,

渡河到彼岸的桃花洲。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船行河中望見對面峰頂有觀景亭,

原來清晨就是在那兒看山望水的。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桃花洲碼頭安排有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上岸後大夥各自就位,靜待演出。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鸕鶿捕魚

鸕鶿又名魚鷹、水老鴨,
是一種體型較大的水禽。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體羽烏黑帶有紫綠金屬光澤,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肩羽和大覆羽則為泛金棕色,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一雙眼睛綠得發亮彷彿翡翠。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鸕鶿極善潛水,

長喙尖端有銳鉤,適合啄魚,
下喉的小囊可以暫存捕捉的魚,
在中國,很早就被馴養用來捕魚。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瀘溪河的兩岸人家,

長久以來即以鸕鶿捕魚,
故有「三隻鸕鶿養一家」之說。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近年來在生態保育和愛護動物考量下,

已禁止此種捕魚方式,
景區藉由鸕鶿捕魚表演,
重現昔日瀘溪河上人文風光。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只是一旦變成表演節目也就原味盡失,

漁民(?)尚且賣力演出,
鸕鶿就意興闌珊不願配合,
還得推上一把這才不甘不願地下水,
觀眾看了但覺好笑。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這些鳥禽已變成另種生財工具,

被呵護照養得可好,
哪裡還需要自行捕魚呢!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升棺表演

仙水岩崖墓群距今已有2600多年,
究竟古人如何將棺槨升置入洞,
懸疑千年至今猶未有解。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1987年起中美雙方組成懸棺研究課題組,

對此進行研究。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1989年6月13日,

他們利用仿古絞車、木質土滑輪等原始工具,
在幾個人的操作下,
成功地將懸棺吊進洞中,
初步揭開千古之謎。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根據此項研究結果,

龍虎山景區推出仿古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聘請當地藥農李氏兄弟,

在飛雲閣邊的崖壁上演示,
這項獲得國家專利的表演,
成爲龍虎山重要景觀之一。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升棺表演採取的方式是:

在山頂上找一個固定點,
通過繩索垂下一隻滑輪,
另一根繩索穿過滑輪,
一頭栓在絞車上,另頭綁住棺槨。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安葬人員藉由滑輪帶動繩索吊起,

當上升到與洞口齊平時,
以甩盪方式盪進洞內。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隨後以繩索吊升棺木,

再由殯葬工作者拉進洞穴。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此項表演或許真的是懸棺之解,

也可能僅只今人推測而非事實,
景區管委會懸賞40萬獎金,
向全世界廣徵解謎方案。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你,是否有些想法?

40萬人民幣等著你哦!

江西之旅(54)鸕鶿捕魚與升棺表演
看完這兩個節目時近正午,

龍虎山半日遊就在此畫下完美句點。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