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3月31日 婺源  天氣晴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在下曉起吃過中飯,

十二點半抵達汪口,
陰沉了半天的太陽終於開懷,
照亮一彎流水,波光粼粼。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到汪口是為了參觀俞氏宗祠,

幸得它座落於老街尾端,
才有機會邊走邊瞧,一窺古村風貌。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不同於其他村落小溪從中穿行,

汪口古村依傍在大河之側,
沿著永川河自西向東迤邐展開。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此岸為古樸的徽派村落,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對岸是連綿起伏的向山。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正因這彎碧水汪汪,村名「汪口」,

又名「永川」,
取自《詩經》「江之永矣」,
期盼後代子孫如江水綿長。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已有一千餘年歷史,

由宋朝議大夫俞杲於大觀年間始建。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此為當年徽州到江西的陸路必經之地,

亦是江西境內的水路中轉碼頭,
明清時期就商舖林立十分繁榮,
為中國三大商幫之一「徽商」的故里。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從遊客服務中心出發,

沿著彎月形的千年古街緩步前行,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600多公尺長的老街上,

共有18條巷道聯繫溪畔碼頭,
昔日之風華鼎盛可以想見。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而今,水路陸路都不復當年優勢,

繁華盡逝,徒留古意,
卻叫陷身都市叢林的旅人神往不已。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從西關大橋到東關大橋,

相機隨著腳步記錄所見──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河水靜靜流淌,竹排緩緩漂蕩,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民宅櫛比鱗次,屋牆斑駁傾圮,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青苔濃綠照眼,狗兒貪懶偷閒,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硯坊幾步一間,傘鋪花團錦簇,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春聯不落窠臼,板凳等待主人,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半掩柴扉裡的簡樸生活,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狹窄巷弄內的平凡故事,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民宿、餐飲俱有,

卻不是被寵慣的人們能夠消受,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溪水潺淙,日月流逝,

多少汪口女子每日勞作在浣衣石上,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只這些晾曬河畔的衫褲,

逢人說起她們的辛苦……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600公尺長的千年古街上,

點滴細微都是歲月痕跡,
豈是行步匆匆若我等者,
能夠逐一記錄!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文風鼎盛,

出了許多進士、舉人、大夫與文武官員,
且留下頗具代表性的明清古建築,
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興建於清乾隆9年,

距今260餘年,
此為祭祀先祖先賢的場所,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是朝議大夫俞應綸(正三品)

入宮後回鄉省親時捐資興建的。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屬於清代中期「歇山頂式」磚木建築,

占地面積為1116平方公尺。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整座祠堂共有70根立柱,

地面全用上等青石鋪砌。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不僅氣勢宏偉,

更以木雕精湛著稱於世,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所有的樑、坊、駝峰、雀替均為精細三面浮雕,

其雕刻技藝和藝術價值,
充分體現汪口先民的藝術創造力,
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江西之旅(36)汪口俞氏宗祠
作為旅者,最深得我心的是,

宗祠保留下原始樣貌,古樸典雅。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