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4月15日  江蘇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十年前初遊「上蘇杭」,

最愛水鄉烏鎮和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十年後再訪蘇州山塘古街,

印象中的安恬寧謐被喧囂熱鬧取代,
震懾之餘還感到深刻的失落,
止不住抱怨──怎會這樣?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以前總說: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曾幾何時,非僅人事變化,景物亦隨更迭。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不過,退一步想:
既然山可以夷平水能夠改道,
有什麼理由古城老鎮得殘破下去,
總要設法讓她光鮮亮麗起來,
好吸引四方旅人前來踏訪啊!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然而也就因為這樣,
當我懷著複習的心情舊地重遊時,
卻發現──
先前認識的曾經擱在心底的,
幾年之間點滴流逝,不復矣……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山塘街始建於唐朝年間(825年),
詩人白居易從杭州調任蘇州刺史,
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
開鑿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
並且在該河北邊修建道路──山塘街,
自古山塘街就被譽為「姑蘇第一名街」。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蘇州民眾感謝為民造福的大詩人,
因此將山塘街稱為白公堤。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又因為山塘河與山塘街長約七里,
故名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山塘街與山塘河為典型江南水鄉風貌,

每戶人家都是前街後河,
河面小船來往如梭,街上店鋪櫛比鱗次。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河面橫跨古橋七座,
其中山塘橋、彩雲橋、便山橋和洞橋甚至建於宋代以前。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2002年蘇州市政府設置山塘歷史文化保護區,
山塘老街於是成為重點景區。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修復之後的老街全長360公尺,
雖然僅只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
卻是昔日山塘街的精華所在,
被稱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視窗」。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琳琅滿目的店招沿街迤邐,
重現當年山塘的繁華盛況,
除了蘇州老字號的采芝齋、五芳齋、乾生元等,
還有吳韻茶莊、桃花塢木刻年畫與石雕刺繡等特色商店。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擠挨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

確實體現了山塘街的繁盛,
可我懸念的那幅畫面已無復尋覓了。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尤其是入夜後七彩燈光倒映水面,

濃妝艷抹下的七里山塘清麗不再!

江蘇行旅(39)七里山塘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