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頭渚是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
由於巨石伸入湖中狀若浮黿翹首而得名。
黿頭渚這個名稱最早見於明朝,
當時無錫文人王永積有文:
充山之下,有曹灣,
水石激濺,山根盡出,嵯岈蒼老,綿亘數十丈許,
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如黿頭然,因呼為黿頭渚。
黿頭渚三面環水,
獨佔太湖風景最美一隅,
郭沫若先生曾讚譽:
太湖佳絕處,畢竟黿頭渚。
除此,這裡還是著名的賞櫻勝境,
各式品種的數萬株櫻樹,
從湖畔綿延至山谷坡地。
然而誰都曉得,
季節限定版的賞花行最是不可靠,
即便自以為趕在最佳時段前來,
撲空槓龜的情形依舊屢見不鮮。
當我們於四月中旬抵達黿頭渚時,
三萬餘棵的櫻樹居然已花謝殆盡。
只見一蓬蓬的新綠,
對著紛至沓來的遊人揮手說道:
今年晚囉,明年請早。
所幸,賞花未果觀景有得,
尤其乘坐七桅古船遊太湖,
比想像猶有意思更為趣味。
姑且假裝不在花季造訪,
這便無所謂的憧憬盼望,
就能專注於山光水色了。
可以艙內喝茶聊天,
亦能甲板賞景拍照,
隨人喜好,各取所需。
太湖位於江蘇、浙江兩省交界處,
周長約400公里,面積2250平方公里,
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
然而,望著湖面的幾艘仿古帆船,
還真的恍如穿越時空回到過去。
起先以為也是載客遊船,
後來發現船隻泊定不動,
而且上面也沒幾個人,
原來是營造氣氛用的。
水鳥翔飛於船艇後面,
獵食隨著水花濺起的湖魚,
人們則搶著按下快門,
捕捉瞬間即逝的景致。
從湖面眺望燈塔、亭閣,
底下的海蝕平台上,
有對新人在拍攝婚紗照。
登岸後先遊長春橋和長春花漪,
此即傳說中的賞櫻絕佳處。
可惜啊,櫻樹夾道卻殘花無幾,
早些時日可是繁花似錦,落花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