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4月13日  鎮江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到了鎮江市,隨處可見廣告詞:
更喜歡鎮江了,因為西津渡。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原本對古渡就十分憧憬,

這下便更加嚮往了。
究竟,西津渡如何迷人,
且隨圖文走覽一趟吧!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西津渡是大運河的古渡口和老碼頭,

坐落於鎮江市西邊的雲臺山麓。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唐代鎮江名金陵,故稱金陵渡,

到了宋代才更名為「西津渡」。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西津渡始創於六朝,
從三國開始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交通咽喉,
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位,
唐代之後又發展成漕運重鎮。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俊秀,

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蘇軾、米芾、
陸遊、馬可•波羅等人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
並留下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昔日,從觀音洞下行至江邊,

街道兩旁開滿商鋪百多家,
還有許多專為船家服務的店鋪,
像是:木匠店、纜繩店等。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後來由於江岸北移,渡口早已不在,

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漸形成道路。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這裡有個「清代小碼頭遺址」,

透過玻璃保護罩,
清晰可見清代的碼頭台階、欄杆與踏步。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昔日的長江水,而今的長江路,
當真是滄海桑田啊!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下車後沿著長江路往西津古街,

一排碩高的法國梧桐綿延向前。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這時,夕陽緩緩下沉,

近晚時分遊逛老街最是風情。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左側的磚砌古建築改作商業場所,

其中一棟為鎮江民間文化藝術館,
展出刺繡、木雕、瓷刻等工藝品。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古色古香的遊客中心,

位於雲台山下老街口。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一般旅人的基本需求都能獲得解決,

然若索取資料或蓋章紀念,那就抱歉囉!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雲台閣矗立於後方山頂,

是一座建於明朝的樓閣。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未能登樓賞景,擁江攬勝,

那便仰觀遠眺,看一眼吧!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西津渡古街僅只幾百公尺長,

卻留下唐宋以來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與晚清的樓閣,
是一條擁有千年歷史,令人稱奇叫絕的古街。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窄仄的街道以青石板鋪就,

兩側是青磚灰瓦的傳統民居,
飛簷翹閣與高聳山牆、雕花窗欞,
為典型的明清時代江南建築。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隨著斜坡上行,
視野漸寬展望益佳,
這便來到了待渡亭。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待渡亭,是古人候船或小憩避雨的場所,

傳說乾隆皇帝也曾在此亭中逗留。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石牆邊倚著唐代才子張祐的塑像,

以及他那首《題金陵渡》詩: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於此左轉即西津渡古街,

若再往上走就是雲台閣。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猶自遺憾沒能登樓攬勝,
不想上頭不遠處竟有座涼亭。

江蘇行旅(24)西津古渡之一
大喜過望,加快腳步,

我們可只有一個小時啊!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