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晚時分抵達泰州老街,
小吳領著眾人來到遊客服務中心,
得意地說:這裡有我們的分公司。

翌日上午遊過梅蘭芳故居還有些時間,
又走了一回老街(600公尺長而已),
感受一下不同於夜間風情的白日景致。

雖說老街是愈夜愈美,
不過,這些斑斕花樹,
還真得白天才欣賞得到呢!

這裡原本是農田與村民住宅地,
隨著鳳城河景區的規劃和開發,
泰州老街於2007年正式動工,
兩年之後便形成現在的規模。

而今,這條年輕的老街,
不僅是泰州最繁華的商業區,
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聚集區,
「老行當」在此延續,
「老手藝」在此復活。

街口有座古意盎然的牌坊,
正面鑲著鎏金題字「老街」,
背面則為「大道無邊」。

短短600公尺的麻石路上,
盡是飛簷翹角、青磚黛瓦、門樓枕石……
彷彿穿越時空來到了明清小巷。

「桃園」,未在行程之內,
只在門前走過時瞄了一眼,
不知裡頭藏了什麼好風景。

廣場南端有座古戲樓,
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照亮夜空也照暖遊人。

西邊有條小溪潺潺流過,
三層樓高的水車巍然聳立,
充分表現泰州的水城風光。

溪旁懸掛「華夏第一響鑼」,
且讓我裝腔作勢一番,
敲響的,實則內心的雀躍歡聲。
東面大街有面照壁銅雕,
刻劃老泰州的街頭小景,
形象逼真、如臨其境。

石碑記載「皮包水、水包皮」典故,
泰州人之懂生活知享受,由此可見。

泰州老州乃「蘇中第一小吃街」,
除了各式飯店、麵館還有當地小吃。

泰州的燒餅特別有名,
老街上就兩間店鋪:黃橋燒餅與草爐燒餅。

此外,涼皮糕點、幹絲湯包、溱湖八鮮等,
也都是泰州老街的著名美食。

倪姐和桂英買了鬆糕、燒餅,
班長從口袋裡掏出花生,
我倆則秤了幾斤的銀杏,
大夥就當街吃起來了。

彷彿為低得離譜的價格解釋,老闆說:
此地銀杏不值錢,滿地落果都沒人撿。

夜幕低垂,晚風微寒,
吃著香香甜甜的點心,
跺著步兒走向停車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