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歸來(19)清靈逸秀的烏鎮(四)

img 6438f85058ba2
吃過早餐,整理妥當行李,
距離集合時間還有三個鐘頭。

598 1
此行幾乎都是匆匆趕路走馬看花,
唯獨在烏鎮擁有充裕的時間,
方才得以放慢腳步細細品賞。

674 2
沒有地圖也沒有旅遊資訊,
心中也就沒有固定的方向和目標。
因此不必記掛著要完成任務似的,
按圖索驥走完每個景點。

676 3
就這樣走到哪看到哪,
一路前去自有歡喜驚嘆眼前相迎。

龍形田
667 4
沿著西柵大街往白蓮塔方向走,
循指標穿過長巷來到「龍形田」。
水果舖的小哥告訴我們:
因為這塊田從高空鳥瞰就像巨龍蟠據,故名。

721 5
高聳斑駁的石牆夾著長長仄巷,
來到盡頭正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龍形田上豈只小哥說的杭菊正美,
還有黃熟稻穗、青翠莎草與蕭瑟殘荷。

713 6
這裡與老街不過一巷之隔卻如此寬廣遼闊,
襯著不遠處的輝磚、粉牆、黛瓦,
迥異於小橋、流水、人家的小品景致,
又是另種江南風情。

梨園客棧 & 烏鎮西柵書場
717 7
露天電影廣場一旁有間梨園客棧,
斑駁剝蝕的外牆裸露出裡頭的磚石,
竟然一幅畫似的,
較之刻意的雕琢彩繪更要迷人。

711 8
所謂「書場」乃說書表演所在,
若恰巧遇上就可以親身體會,
「老殘遊記」裡頭王小玉說書的情節。

703 9
書場兩旁的門扉和窗櫺,
其冰裂圖樣在逆光裡十分好看。

白蓮塔 & 文昌閣
702 10
站在普濟橋邊遠望少卻燈光妝點的白蓮塔,
與三層飛簷翹角的文昌閣,
兩者都是灰黑兩色的磚石建築,
搭配暗褐色的木作門窗、楹柱,
就一個古樸典雅可以形容。

691 11
時間還早,
水畔停泊著幾艘靜候客人的烏篷船,
等過了10:00,
綠悠悠的河面就忙碌起來了。
船來船去,
滿載著深情眷戀烏鎮的人們。

水岸劇場
693 12
跨過普濟橋旁側的另一座小橋,
又是不同於老街或小橋流水的景象──
一座可以同時容納眾人觀賞的劇場。
舞台設在水塘上方,
半圓形的觀眾席,
正對著不遠處的白蓮塔與文昌閣。

671 13
沿著這條曲幽小徑走到盡頭,
過橋這就回到西柵大街。

西柵大街
653 14
西柵大街是適合漫步閒晃的,
整個街面都是青石板鋪就。
可千萬不要被「大街」兩字給唬了,
其實路寬僅只兩公尺左右。

637 15
將近兩公里長的老街,
兩旁全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
黝黑的木頭經風歷霜後泛著潤澤,
而今全都改造成民宿或是商舖。

624 16
昨天夜裡打烊後的老街清幽靜謐,
這時卻充滿了笑語人聲,
兩旁的店家也陸續開門營業。

604 17
「三益堂號南北乾貨行」的現炒花生值得推薦,
可惜當時並不知道如此香甜美味,
只買了一袋解饞。

580 18
長街上迤邐而去還有各式食肆、店家:
水果舖、剃頭店、徐記羊肉、手工木桶,
藍印花布鞋……甚至郵局,
錯落在一家家民宿之間。

565 19
「溫故客棧」就是我們下榻的民宿,
屋外一方木作平台緊鄰縹綠小河。
在這裡我們看見傳說中的「魚鷹」,
可惜來不及一睹魚鷹捕魚實況,
就得趕到午餐地點集合了。

534 20
便縱有充裕的時間停留在這裡,
臨離去前仍舊依依難捨,
每跨出一步就忍不住回頭再次凝視,
想要將這千般美麗牢牢記住。

522 21
也許沒有機會再訪烏鎮,
也許再來時,
初始的空靈古韻早已尋覓無處。
然而,
僅只短短不到一天的相遇,
烏鎮從此教人魂牽夢縈,
永遠佔據心底的小小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