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仨同遊龍潭三坑

1251805051 o
暖春時節正宜出遊,

再次偕同大弟與媽媽兜風踏青去。

1251805338 o
從龍潭交流道下高速公路,

行經三坑老街口續往前行。

1251804067 o
一路上青山綿延、水田毗連,

美麗的春郊綠野真教人歡喜,

1251804859 o
竹東出發,

40分鐘後抵達「三坑自然生態公園」。

1251804861 o
生態公園緊鄰石門水庫大漢溪畔,

寬廣的園區以生態湖與大草坪為主,

1251805341 o

1251805429 o

1251805343 o
規劃有公園、涼亭、拱橋與戲水渠道等,

後端串連三坑自行車道,
可以通往大平百年紅橋。

1251805145 o
公園入口處的河堤上有數百公尺的3D彩繪,

登上河堤可遠眺石門大壩與大漢溪風光。

1251804683 o

1251804685 o
停車場邊有座藝術裝置<山水,細路慢漫>,

創作者以白色弧線象徵輕柔水流。

1251805638 o
「集貨橋」掩映於蓊鬱青翠中,

底下流水潺湲,上頭天光雲影。

1251805241 o

1251805164 o
沿著平坦的步道慢慢走去,

新綠楓香、白花三葉草……在在挽人腳步。

1251805742 o
一泓碧水眼前相迎,

美麗的湖光山色真的可以忘憂療癒 。

1251805352 o

1251805166 o
湖畔有木棧道銜接休憩涼亭,

非假日的早上沒什麼遊人,
我們母子仨坐擁奢侈的包場享受。

1251805353 o
過橋再往前走,

橋上題寫「二段潭」,未解箇中意思。

1251805645 o
來到第二座涼亭,

前些日子接二連三的鋒面與冷雨,
蓄滿了北台灣的每座水庫每片湖泊,

1251804978 o
陣陣春風掀起澹澹水波,

媽媽說有點涼,我倒覺得煦暖舒適。

1251805358 o
過了涼亭有片淺淺水澤,

錯落幾株落羽松,
這植物四時皆美──
春天新綠、夏日蓊鬱、秋冬換裝,
近幾年來已成為國人的新寵。

1251805435 o

1251805359 o
園區後段是綠意盎然的青青草地,

非僅綠樹成蔭還有亭子遮陽避雨,
天氣好時的假日,
許多人到此放空、野餐、遛小孩。

1251805360 o
這是名為「樟之細路」的裝置藝術,

聽說裡頭別有洞天,
這回只遠遠瞧上一眼,沒能入內一窺究竟。

1251805171 o
草坪尾端蜿蜒一流輕淺,

提供遊人泡腳戲水,
想像,炎炎暑夏探足入水的沁涼,
多麼舒服啊!

1251805075 o
公園後方連接「三坑自行車道」,

大弟聽我問起「大平紅橋」,決定再往前去。

1251804983 o
鐵馬道沿著溪流闢建,

溪上設置多處攔沙壩,
媽媽見狀便講起老頭擺。

1251805248 o
娓娓說起30幾年前曾隨長官到此,

這些攔沙壩是她任職林務局工務課時承包的工程。

1251805558 o
我想,當年她造訪的絕非此地,

不過,說的這件事應該屬實。
退化的腦袋隨意地將片段零星的記憶重新拼組,
老人家說得興致高昂。

1251805252 o
這段自行車道坡度和緩、鋪面平整,

推著媽媽的專屬坐騎「小黃」暢通無阻,
只是辛苦了大弟。

1251805369 o
沿途時有綠蔭,

這株小葉欖仁橫柯展臂仿若迎賓,特別喜歡。

1251805559 o
經過這座巍然聳峙的高壓電塔,

1251805830 o
未幾就來到「大平紅橋」,

1251805263 o
時值修葺,護網籠罩,沒能一睹美麗容貌。

1251805442 o
「大平紅橋」乃全國歷史百大建築之一,

由於以紅磚構築,故稱紅橋,
又因為建造時使用到糯米,
所以在地人也稱為糯米橋。

1251805835 o
目前周邊規劃為親水公園,

河畔以卵石階梯取代駁坎方便人們親水,很棒。

1251805837 o
一旁設置有休憩平台與涼亭,

媽媽看見蝸牛石雕,
在姊弟倆的鼓勵下唱起日本童謠《蝸牛歌》,
邊唱還邊比劃著動作。

1251805447 o
於此折返回停車場,

全程走走停停將近兩個半小時。

1251805178 o
中午回到關西在「ㄤ咕麵」午餐,

1251805665 o

1251805667 o
一甲子的年老店傳承至第三代,

裝潢擺設與經營方式都年輕化。

1251805670 o
乾麵、乾粄條、燙青菜、芋角餛飩湯,

三人分食,份量剛剛好。

1251805671 o
玩了大半天,

老媽的電力消耗盡淨,直說好累,
下回,還是別跑太遠、別玩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