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夾在前後兩次寒流之間難得的溫暖舒適,
午睡醒來後就外出走走。
沒有目標也沒有方向,
甚至過了竹林大橋還在猶豫──
究竟左轉爬飛鳳山抑或右轉橫山去。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突然棠一個右彎就說去看看花田,
原來他靈光一閃想起大山背底下,
去年花開燦美的向日葵。

<田園風光>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車行於竹120線道,
路旁的幾片田畝波斯菊已然盛開,
只是零零星星規模不大,
雖然忍不住多看兩眼卻還未到驚豔地步。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大山背下那塊休耕的田裡,
一如去年亭亭而立著向日葵,
青綠的蓓蕾含苞待放元氣十足,
過些時日再來一會金黃花海吧!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倒是一旁的梯田紛紛鬧鬧地開滿波斯菊、
油菜花與咸豐草,
綠絨毯上織繡起淺紫、緋紅、亮黃與粉白,
這讓我想起莫內的點描。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往回走時在這幾畦田圃旁盤桓許久,
先是幾顆番茄讓我倆停下腳步,
綠得翡翠也似的黑柿番茄,
隨著逐漸熟成漸次抹上瑪瑙嫣紅。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再仔細端詳連葉子也十分可觀,
有些葉緣蜷曲成立體雕塑,
有些葉背竟然是夢幻淺紫,
至於歷歷可辨的葉脈則勾勒出美麗線條。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包心白菜捲成玫瑰花形,
葫蘿蔔莖葉蕾絲般嫋娜,
青江菜稚嫩、大芥菜壯碩……
這些餐桌上的尋常菜肴,
竟然成為大地上的美麗拼布。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禾埕上曬著老穀、芥菜,
這些芥菜隨著日曬程度與後製方式,
可以作成酸菜、福菜(覆菜)與梅乾菜,
客家人的勤儉和創意由此可見。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ㄚ桑看見我倆對這片禾埕很有興趣,
翻穀的同時熱絡地與我們閒聊起來。
說起她的媳婦在商華市場經營小吃店,
她叮嚀媳婦要體諒勞動者的辛苦──
麵煮得大碗些,錢收得便宜些。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農婦說起這番話時沒有邀功也不是炫耀,
稀鬆平常地一如談起如何處理去年的老穀。
建議我們走完茶亭古道順便去看看她的波斯花田,
說是花況已經不錯。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循著指示果真看見一大片花田,
尤其特別的是油菜花與波斯菊間隔種植。
這些年來台灣的冬天還真的是花團錦簇,
完全顛覆過去百花凋零的蕭條印象。

<茶亭古道>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大山背地區至今尚有數條保持原始風貌的古道,
其中茶亭古道是昔日先民取道大山背
前往橫山與竹東的重要路徑。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茶亭古道全長600公尺,
幾乎鋪上新的石階走來輕鬆,
上下一趟約莫一個鐘頭。
美中不足的是蚊子太多,
很難想像到了夏天會有多麼恐怖。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我倆由古道的出口上行,
先是一段水泥路面,
兩旁的蘆葦花盛極將殘。
拾級而上進入樹林後坡度漸趨平緩,
不久就來到年代久遠的石拱糯米橋。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青苔綠草蔓上,老樹長藤覆籠,
這座糯米橋益發顯得古意盎然。
歷經百年來的風災水患古橋始終屹立不搖,
先民的施工技術實在令人讚嘆。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此後就是陡上的石階,
兩旁依稀可辨昔日的石砌山道。
油桐葉幾乎將路面覆蓋,
五月再來時應該就是落雪美景吧!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坡度稍緩處還留下一小段石階舊徑,
鲜翠的綠苔記錄下行經此地的每個步履。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續行不久就抵達古道的入口,
這裡有座石塊疊砌的茶亭,
是昔日過往路人喝茶歇憩的所在,
也是這條古道命名之由來。
今日所見是翻修之後的茶亭,
百年前的原貌再也無復尋覓。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旁邊還有一座土地公廟,
我倆先向土地公深深一鞠躬,
再走進茶亭遙想當年景象。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橫山田園風光&茶亭古道
出了茶亭看見熟悉的「橘園」與「萬瑞渡假村」,
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古道的入口就在這條馬路上。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