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趟旅次絕對不只是景點,
串連起每個景點的旅途上,
其間的邂逅相遇,
或好或壞,或美或醜,
或深刻雋永或浮光掠影,
日後追憶,也許都是線索。
以往都由棠記錄行車途中的所遇所見,
我則負責寫寫札記或者打盹補眠。
而今一肩擔起影像與文字兩種記錄,
旅行,因此益發忙碌,
然而知曉自己在堅持什麼,
所以甘之如飴。
午后兩點,離開東港續往南行,
經枋山過枋寮,三點暫歇於南興休息站。
琳瑯滿目的商品中就這些番薯餅讓人垂涎,
可這麼一大包,還是拍張相片就好。
兩點三刻再出發,
望著忽隱乍現的南迴鐵路,
心想,有沒有可能來一趟鐵路環島之旅。
行抵楓港,上高架急轉彎,
一路穿山、越嶺、過隧道,
蜿蜒於架高路面,環顧壯麗青山,
迅速地,從西岸往東台灣奔馳。
三點五十分來至達仁鄉,
暫歇於「全家安朔店」。
店家非常友善旅人,
闢設寬廣的停車場與提供乾淨的洗手間。
行旅時益發感念「全家」、「7-11」等便利商店,
謝謝您們,有您們真好。
安朔舊名阿朗壹,
心嚮往之的阿朗壹古道即位於安朔與旭海之間。
充滿原民風的彩繪牆與藝術裝置繽紛斑斕,
趕在上車前搶拍幾張,
誰知下回經過此地,又會是何年何日?
距離台東還有51公里,上車趕路囉!
突然,被這幅龐然卻細膩的彩繪震撼,
原來是大武國中的彩繪牆,
在「南方以南 南迴藝術計劃」之後被保留下來的作品。
創作者將排灣族文化融入其繪畫風格,
且轉化成新的形象,
雖然僅只黑白兩色但令人一眼難忘。
暮色中行經金崙、太麻里,
繼續北向卑南鄉的利嘉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