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鎮化石園區位於臺南市左鎮區,
2019年5月開幕,
是台灣的第一座化石博物館,
其前身為菜寮化石館。
化石園區與光榮實小共構,
以清水模打造,傳達化石出土的意象。
左鎮化石園區共有五個場館:
自然史教育館、故事館、生命演化館、化石館與探索館,
展出四千餘件古生物化石,包括:
早坂中國犀、猛瑪象、古鱷魚、矛齒鯨等古化石,
以及台灣原始人左鎮人頭骨碎片。
若要認真細覽至少需要兩個小時,
但此行受限時間,只安排40分鐘,
只能加快腳步,走馬看花,
匆匆行過,隨意拍照。
停妥車往園區方向前去,
哇,犀牛先生探身迎接旅人到訪,
原來是是左鎮化石園區的鎮館之寶─早坂中國犀。
沿途牆上鑲嵌著拼圖般的化石骨架,
這個逆走鐘,象徵回溯考古的精神。
象徵化石園區的標誌充滿侏儸紀風,
教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五座展館圍繞「雨豆樹廣場」闢建,
入園後依循參觀路線逐一走覽。
<自然史教育館>
甫進館就被凌空奔馳而來的梅花鹿群震撼,
這個設計太搶眼太厲害,很喜歡。
拾級而上來到二樓,
木構屋頂溫暖質樸,
玻璃帷幕引光借景,
這個空間真美,教人雙眼一亮。
結合骨架與鐵鑄的模型,極簡美麗。
二樓特展。
<故事館>
此館展示左鎮化石園區的沿革,
西拉雅族人的生活痕跡、傳統文化,
以及化石爺爺陳春木先生的貢獻。
落地窗貼著古生物的圖片,
重現遠古時代動物馳騁大地的景象。
俯望「雨樹豆廣場」。
<生命演化館>
行經長廊走向生命演化館,
遠古生物投影在引道的地板上。
展館設計者很擅長運用光影,
這是其一,喜歡。
沿著化石展示牆走趟數十億年的演化之旅,
見證地球生命在演化歷程中的起落興衰。
最後來到「 時空膠囊 演化天空」,
這個裝置特別厲害,
無論俯瞰或仰望都令人驚艷。
在天井投射的光照下,
遠古生物漂浮流轉於時空漩渦裡,
上演一場精彩壯麗的古生物演化大戲。
<化石館>
左鎮堪稱台灣的化石寶庫,
左鎮人頭蓋骨與中國早坂犀牛都出土於此 。
各種化石陳列在線條展示架上,
借助照明將動物造型投射牆面,
館藏化石豐富,可惜無暇覽閱。
轉個彎來到「菜寮天空」,
模擬40萬年前遠古時代的菜寮,
星空穹頂下眾多動物生活於此,
穿越時間,我們相會這裡。
這就是鎮館之寶─早坂中國犀,
距今90萬年前活躍在此地,
而今,以另種不朽的存在,
氣勢磅礡地立於場館天井下。
<探索館>
美麗的長廊聯繫第五館─探索館,
陽光將古生物的身影投射在地面,
彷彿帶領我們走進久遠的年代。
這裡安排有專家演示化石清修工作,
還闢設大象一族的展示場域。
匆匆走完五個展館,
奈何時間倉促未能細覽,
但盼之後還有機會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