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去載熙國小拍木棉花,
很幸運遇到了許多小鳥,
也想不到剛買的旅遊鏡這麼好用。
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作品,
但是對於初次拍攝小鳥的我來說,
能夠清楚拍出鳥兒在花間樹幹覓食的模樣,
就已經很滿足了。
在飲食方面我是屬於雜食性的,
只要不太貴又好吃的料理,就會一再光顧。
拍照也是一樣,各類人事物都能夠吸引我,
就算在同樣的地方,
重複拍攝相同的主題也是一種樂趣,
只要拍照的時候舒舒服服、高高興興就好了。
這次木棉拍攝地點是在新竹市東光路載熙國小旁的陸橋上,
順便感謝市府當年為了小朋友上下學安全而興建此陸橋,
讓北部地區多了個可以就近拍木棉和小鳥的好所在。
木棉花
以下是一些關於木棉的網路資料,
收集整理後提供各位參考。
原產印度,廣泛分佈於熱帶地區,
台灣於1645年引入後普遍栽植,
是常見的行道樹。
屬別:木棉科
學名:Bombax ceiba
別名:英雄樹
類型:落葉喬木
花期:2-3月
是台中縣的縣花、高雄市的市花。
落葉大喬木,主幹直而挺拔,
枝椏水平伸展,自然分層呈傘形。
樹幹灰褐色長瘤刺,
刺並不尖銳,長成老株後瘤刺自動脫落,
變成灰白色的樹皮。
葉片為掌狀複葉,
互生,小葉五至七片。
春季新葉長出之前開花,
盛開時不見一片葉子。
花形大而美,花色為橙紅色,
花瓣五片,向外微捲,呈肉質性。
果實拳頭大,
內有橢圓形種子多枚,密被棉花。
成熟後裂開,潔白柔軟的棉絮隨風飄揚,
種子也因此可以傳播四處。
木質輕軟可作箱櫃、玩具或木舟,
種子上的棉毛彈性好,適合做枕頭、坐墊、沙發等填充材料。
花蕾和花瓣可供食用與藥用,
木棉籽可以榨油製造肥皂,
榨剩的棉籽餅還可以用作肥料或飼料。
說起來它的全身上下都有利用價值。
綠繡眼
鄉土名:青笛
學名:Zosterops japonica
英文俗名:Japanese White-eys
科別:繡眼科
綠繡眼常被稱為〝青笛〞或是〝青笛仔〞,
此乃取其綠色的形態與生態而得名,
體型嬌小,成鳥約10~12公分。
除了台灣以外,
亦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陸東南部。
在台灣通常出現於低海拔至平地,
最高曾在廬山海拔1,000公尺處有觀察記錄,
為常見的留鳥。
在都市的庭園、校園、公園,
都能看見可愛芳蹤,聽到優美鳴唱,
鳴聲清朗而帶顫動,婉轉動聽。
繁殖期以外幾乎群棲,
通常幾隻甚至十餘隻群集覓食,
以花蜜、昆蟲、漿果等為食。
營巢於樹枝的分叉處,
以植物纖維編築成精巧的深碗形巢,
外壁再覆以蜘蛛絲與苔蘚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