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遊過向山遊客中心,

不想就此離開日月潭,
又不願往熱門景點人擠人,
仔細研究了導覽手冊,
選了兩條沒走過的步道嚐新去。

<頭社水庫>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頭社水庫是國內面積最小的水庫,

距離水社壩大約3分鐘車程,
入口在台21線68.2K處。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早期為灌溉農田之用,

80年代政府鼓勵稻田休耕,
不再做為灌溉功能,
於2009年開放觀光。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頭社水庫的主要遊憩景點包括:

大舌滿溪生態步道、環湖步道與山龍坑吊橋。

大舌滿溪生態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400公尺長的步道沿著大舌滿溪闢設,

沿途綠意盎然,清幽寧靜。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木棧道的兩旁盡是野薑花,

想像初夏時節花香滿徑,
芬芳馥郁周身瀰漫,是怎樣的美麗。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步道盡處轉了個彎就看見,

前方的碧水上架著一座吊橋。

山龍坑吊橋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長65公尺的吊橋橫跨大滿舌溪,

連接了水庫兩岸的環湖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吊橋的兩側與潭邊種了許多山櫻樹,

現下雖然只有向天枝椏,
等過些時日花開燦爛,
應該又是迷人風景。

環湖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導覽簡介:

環湖步道全長約1,600公尺,
沿途山光水景相伴,清幽寧靜。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由於之後還要走青龍山步道,

所以只到休憩平台就折返。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平台位居高處,視野不錯,

可以近覽水庫全貌,遠眺集集大山。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迅速瀏覽了「頭社水庫興建記略」與「頭社水庫碑記」,

稍微認識了這座全台最迷你的水庫。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我們充分利用此間的洗手間和涼亭,

坐了些時候,我倆之外竟無他人,
甚是寂寞啊,頭社水庫。

<青龍山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共有14條環潭步道,

其中水社大山、貓囒山步道、後尖山步道、
青龍山步道合稱「明潭四秀」。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青龍山步道全長2.2公里,

串聯起玄光寺,玄奘寺與慈恩塔,
所以有「朝聖步道」的美稱。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步道設計融入佛教文化典故,

像是經書、小沙彌與心經植盤等。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慈恩塔步道先前走過幾次,

今次就只走玄光寺到玄奘寺這段,
來回1700公尺。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笑眼看待排隊與地標合照的陸客們,

想到自己旅遊外地時也是這個蠢樣!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青龍山步道入口處有個青龍圖騰的雕塑,

由此而去除了兩小段階梯其餘皆為石板路。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途中設有幾個觀景台,

可惜都被林樹遮蔽,幾乎看不到風景。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沿著稜線緩步上升行,

約莫20分鐘抵達玄奘寺。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玄奘寺原本是日月潭眾多寺廟中最偏愛的一座,

廟宇古樸典雅,視野寬廣遼闊,
尤其喜歡枯山水營造的清幽雅靜。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此番到來正值粉刷維修,

從牌樓到殿宇一片雪白艷紅,
別人怎麼看我不知道,
至少嚇得我倆瞠目結舌,失望極了。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觀景迴廊呼應底下的觀景台,

於此居高眺遠,展望甚佳。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這位男孩一路從向山遊客中心騎車過來,

年紀雖小體力和膽識卻令人佩服。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在我們的誇獎讚許聲中,

他一馬當先領頭往前出發。
小朋友你好棒,給你拍拍手。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看過風景,逐一辨識對岸的幾幢建築後,

就準備下山回玄光寺去了。

日月潭心感受(三)慢行步道
其實這條步道沒什麼驚喜之處,
而且少有人跡吧,蚊子很多,

走過這回也就沒有下次了。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