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費於擎天崗入口處,
續往前行2公里才是停車場,
沿途得見山容秀麗的竹篙山。
山下分明風和日麗,
來到山上卻陰霾蔽天彷彿近晚,
又好似隨時都可能來一場大雨。
感謝天主保佑,
直待走完全程回到停車場,
這才緩緩飄下細細雨絲。
風吹得驕狂氣溫急速下降,
穿了四件衣服再戴上帽子圍巾,才能禦寒。
遊客中心的上方有座小公園,
看見有人在此野餐,
也拿出土司、橘子先墊墊肚子。
雖然不是假日也過了芒花季,
擎天崗可一點也不寂寞。
遊人三五成群,還有狗狗、兔子等,
熱鬧了整片青青草地。
一旦親近自然人就輕鬆起來,
回到最初始的簡單純真,
即便山徑擦肩而過的陌生人,
也能自在地彼此招呼,相互加油。
擎天崗上規劃有多條步道,
「四通八達」根本不足以形容,
你聽,人聲笑語來自山腳、山腰、山頂各處。
這些步道的指標很清楚,
方向、目的地與里程數一目了然,
我們選定了其中一條──竹篙山。
草原盡處開始緩坡向上,
沿途都鋪上石板非常好走,
隨處可見一坨坨的牛糞,
因為這裡是牛大哥的餐廳──野放牧場。
就在這時陽光勉力掙脫烏雲,
灑在隨風而舞的秋芒上,
舉目四望,
好一種天蒼蒼野茫茫的蕭瑟風情。
不知不覺來到竹篙山頂,
這裡有個「草」字拓印,
還有一座棄置的碉堡,
上頭紅黃藍綠,琳瑯滿目,
盡是些到此一遊或是祈願祝辭。
竹篙山海拔830公尺,
自峰頂俯瞰,展望極佳,
連101大樓也在腳下。
回程改走1.6公里長的環形步道,
先是緩坡而上隨後陡降下切,
沿途芒草叢聚,
經常是但聞人語不見人蹤。
抵達谷底復又上行,
視野也隨之寬廣遼闊,
回望來時路就在對面,
果真是一個大U字型的環形步道。
約莫1.2公里處有座城門,
此去,就是金包里大路(魚路古道)。
從擎天崗到許顏橋的兩公里間,
乃陽明山賞芒路線的精華區段。
由於秋芒已謝再加上天候欠佳,
只在古道的入口張望了一下,
也許明年吧,趕在芒花盛放時,
再來走金包里大路。
回到停車場看看時間,
居然擎天崗上盤桓了三個半小時,
該覓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