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海拔 3236 公尺高的石門山為台灣百岳之一,
山頂有一顆三等三角點。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話說1935年日人修築合歡越嶺道,
將石門山北側的岩壁鑿成隧洞,
並且在合歡山莊現址設置「石門警官駐在所」,
因此命名為「石門」。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光復之後為了修築霧社支線,
於是炸開石門成為一個風口,
即現今的登山口──克難關。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登山口位於台14甲33.5公里,
合歡山莊往大禹嶺方向400多公尺處。
路旁設有停車場,
這裡也是合歡尖山步道的出口。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石門山步道全長750公尺,
沿著中央山脈的稜線闢築,
約莫30分鐘即可登頂,
是一座最容易親近的百岳。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從登山口即可遙望三角點,
就在照片右邊的山頂上。
這樣的高度,這樣的距離,
確實讓石門山平易近人。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走在稜線上完全沒有峰巒阻擋,
環顧四周視野非常遼闊。
方才走上一小段階梯,
就發現自己已在群山環抱中,
而且山容各自美麗。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回望來時路合歡尖山聳立於前,
等到爬得再高一些時,
尖山就被東峰給徹底比下去了。
松雪樓始終都在俯瞰的視線之內,
奇萊連峰則屏障也似地橫亙天際。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合歡主峰緩緩起伏於左側,
鲜翠的箭竹坡上叢簇著墨綠的刺柏,
更遠處迤邐而去望不見盡頭的層巒疊嶂,
如此風景當真美到難以言喻。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雖然全程幾乎都是平緩易行,
卻偶爾還是遇到陡峭的階梯。
這時何妨停下腳步,
山頂的三角點始終在那裡,
沿途的美景卻可能因為趕路而錯失。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登頂前最好走的一段路,
盡處就是寬敞平坦的山頂,
據說可以同時容納4、50人,
迥異於想像中「山為絕頂我為峰」的孤寂、驕傲。
然而這也正是石門山最大的特色──
親切友善、平易隨和。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這個山頭聳立於中央山脈稜線上,
駐足於此環顧毫無障蔽的八方四野,
清楚得見奇萊北峰、奇萊主峰、南湖大山、
中央尖山等連綿30公里的山脈。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不論登山之途艱難與否,
來到最高處總是興奮莫名,
然而只消短短2、30分鐘就能登頂,
多少讓我覺得占了這些大山的便宜。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畢竟若非公路將我們輕鬆帶到此地,
想要登上3226公尺高的峰頂,
大概是下輩子的事了。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9:30這個時間方巧是個空檔,
欣賞日出的人群早已下山,
清境上來的遊客又尚未抵達,
偌大山巔僅只我們兩人,
奢侈地享受來自合歡群峰的慷慨餽贈。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等到遠遠看見山徑冒出一個、兩個人頭,
我們就準備下山了。
此後的步道還真的是名副其實地絡繹不絕,
看見值得為他鼓掌的老爸抱著孩子上山,
也遇到一位仁兄納悶地詢問:
這不是最容易登頂的百岳嗎,怎麼這麼遠啊?

我們在合歡山(四)石門山
山頂永遠在那裡,至少我們的有生之年。
但願每個行經合歡山,
甚至只是投宿清境的旅人,
都能給自己一個登上百岳的機會──
到石門山走走。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