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之所以趕在九月中走趟花東,

主要是為了到六十石山賞花。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六十石山位於富里鄉,

與赤科山同為花蓮縣的金針產區。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困惑,

究竟是六十石(ㄕˊ)山,
抑或六十石(ㄉㄢˋ)山?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查閱相關資料後知道,

這得追溯到地名由來,
說法不同,讀音有別。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話說日據時期此地原本有片茂盛的樟樹林,

後來為了煉製樟腦而在數年間被砍伐一空,
這才發現光禿禿的山坡上散佈著60塊巨石,
因而命名六十石(ㄕˊ)山。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另外一說,

日據時期由於耕作技術較為原始,
一般水田每甲地約收成穀子4、50石,
而這裡的新闢水田卻可生產60石稻米,
所以被稱做六十石(ㄉㄢˋ)山。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也就是說,兩種讀音都有根據,

隨人喜歡,怎麼念都正確!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六十石山海拔960公尺,

緩坡層疊彷彿綠浪起伏,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幾戶農家散落其間,

即便不是花季也清麗秀逸,
被譽為「台灣小瑞士」。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每年八、九月金針花開時,

橙黃花海映襯翠綠峰巒,
燦爛絢麗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吸引四方遊客紛至沓來有若朝聖。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蜿蜒山徑間設有十座涼亭,

其中七座以金針花的別稱命名:
鹿劍、黃花、鹿蔥、忘憂、萱草、丹棘、療愁,
另外三座則呼應周邊景致:
望月(觀親)、尖閣與山嵐。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每座涼亭各擁攬勝角度,

或可仰望海岸山脈,或可俯瞰縱谷田野,
或可欣賞金針花海,或可夜觀滿天繁星。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這回因為功課做得不夠徹底,

再加上夜宿池上「花田村」,
以致錯失與更多美景相遇的機會。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日後再訪就要安排住在山上,

方能盡覽六十石山之美(貪心)。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清晨四點五十分,

噤聲躡足離開下榻民宿,
將近五點在台9線308.5K處右轉,
這時,東方天際些微泛白。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行至山腰時驚見霞光萬丈,

可惜山路狹仄無處停車,
且記掛著到山頂迎日出,
僅能眼觀,且只我而已,
老爺得專注在曲折山道上。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抵達制高點──忘憂亭下964驛站,

是時五點三十分,破曉之前,
霞光已隱沒,彩雲正渲染。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山巒猶是墨黑,

蒼穹已經轉藍,
朝霞漸次泛紅,
眾人引頸而盼──旭日升起。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扛著裝備上山的棠,

剛好趕上太陽露臉。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紅日自山頭一躍而出的瞬間,

人人歡喜讚嘆,紛紛拍照留念。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回首,我瞥見眾人身影映上石牆,

是老天爺替我們留下的大合照呢!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晨曦照亮花田,

可惜,花兒採收將盡徒留一片青翠,
想像,陽光灑遍千萬支紅燭花蕾上,
會是個怎樣令人忘憂的美景啊!

愛戀花東(17)六十石山賞花趣之一 
上圖翻拍自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摺頁,供參考。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