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費站買票或者驗券以後,
就正式進入這片中興大學的實驗林場。
此去<渡假中心>還有七公里,
惠蓀林場之幅員遼闊可以想見。
原本想參觀解說中心──木文化展覽館,
由於當天沒有辦活動所以不開放,
這個理由給得有點敷衍、牽強。
兩天一夜的林場之旅,
打算輕鬆隨興玩,
計畫中只有三條輕量級的步道。
於是,充裕的時間等著大肆揮霍,
七公里竟然走了半個多鐘頭。
這一路上,
禁不起美景召喚時而停車,
僅只因為那朵白雲好可愛,
或者台灣杉樹影參差有致。
對面岩壁嵯峨崢嶸,
隧道裡頭明暗對比,
凡此種種豈能視若未睹,倉卒行過。
氣勢磅礡的凌雲斷崖,
水流湍急的北港溪谷,
更是這段路上不容錯過的景觀。
停車禮讚,表達敬意,
算是旅人最起碼的態度。
至於落石防護網和地面光影,
根本就是個裝置藝術,
而且唯有太陽高掛的正午,
才可能一睹全貌。
這下你明白了吧,
何以短短路程卻要走上三十分鐘,
實在是,美好無處不在。
即便如此,還是經常事後懊惱:
這裡少拍兩張,那兒錯失交臂,
此刻季節不對,彼時才最當令。
一心想把最美與最好都收入鏡頭,
美中不足的懊悔惋惜,
反而成為毫無意義的遺憾。
所以,我倆彼此提醒:
景色無邊的大千世界,
永遠看不完,賞不盡,拍不夠。
那就隨緣隨喜,
安心領受上天賜予的美好相遇吧!
去程,錯過了<咖啡園>,
翌日離開時繞進去看看。
前往參觀的僅只兩部車、四個人,
工作人員閒得就要發慌。
除了圖文簡介關於咖啡的種種,
還展示有烘焙機、咖啡壺等。
室內、戶外各有用餐區,
原木桌椅和長凳頗有林場的氣派,
只是,乏人問津,顯得寂寞。
前方林子裡零星幾株咖啡樹,
目前已結實纍纍,披垂繁盛。
距離轉紅的季節還有兩個月,
卻幸運發現搶先開跑的三顆果實,
像是特意為我倆而紅艷,而美麗。
大小模樣有點像公館的紅棗,
顏色卻更為殷紅飽滿。
認真想來,
這還是與舊識的前身初次晤面呢!